> 唯美句子 > “缘起甚深”是什么意思

“缘起甚深”是什么意思

“缘起甚深”是什么意思?

p130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四页云:复言:世尊!如余经说:缘起甚深。云何应知如是缘起甚深之相?世尊告曰:?依十一缘起略义,应知缘起五甚深相。何等为五?一、因甚深,二、相甚深,三、生甚深,四、差别甚深,五、流转甚深。应知缘起甚深之相,复有五种。何等为五?谓相甚深,引发因果诸分甚深,生起因果诸分甚深,差别甚深,对治甚深。应知缘起复有五种甚深之相。何等为五?谓摄甚深,顺次甚深,逆次甚深,执取甚深,所行甚深。

二解 杂集论四卷十二页云:甚深者:因甚深故,相甚深故,生甚深故,住甚深故,转甚深故;是甚深义。谓?由此无作者等义,显缘起法,五种甚深。由二种义,显因甚深。对治不平等因无因论故。由一种义,显相甚深。是无我相故。由二种义,显生甚深。虽从众缘,果法得生;然非彼所作故。由二种义,显住甚深。实无安立,显现似住故。由四种义,显转甚深。因果流转,难了知故。又诸缘起法,虽?那灭;而住可得。虽无作用缘;而有功能缘可得。虽离有情;而有情可得。虽无作者;而诸业果不坏可得。是故甚深。业果不坏者:虽内无作者;而有作业受果异熟。又诸缘起法,不从自生,不从他生,不从共生,非不自作他作因生。是故甚深。不从自生者:谓一切法,非自所作。彼未生时,无自性故。不从他生者:谓彼诸缘,非作者故。不从共生者:谓?由此二种因故。非不自作他作因生者:缘望果生,有功能故。又有差别。谓待众缘生,故非自作。虽有众缘;无种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无作用,故非共作。种子及众缘,皆有功能;故非无因生。是故如是说:自种有故,不从他;待众缘故,非自作;无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无因。若缘起理,非自非他,遣双句者;犹为甚深。况总忘四句。是故缘起,最极甚深。

来源:法相辞典 简体版-繁体版 English

首页宝莲禅寺佛教数据库佛教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杂文 缘起甚深作者 : 不详缘起甚深

缘起是佛教徒必学的重要课题,正如巴利经典《长部》等诵经【译注二】所记载:?

有二种正等觉者所善说的法,是诸比丘所应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一、处善巧(ayatana-kusalata)。

二、缘起善巧(paticcasamuppadakusalata)。【译注三】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必须尽力互相帮助以正确了解缘起,这样将能为我们自己与宗教带来利益,也为人、天二道带来安宁。尤其我们佛教徒之间应该努力建立共识,以消除纷争,因为意见分歧会引生践行缘起的问题,我们必须利用任何可能的方法来帮助彼此达成共识。在此所作的阐释,不是企图制造纷争;相反地,是要消除教缘起的老师和学缘起的学生,以及其他想研究缘起的人之间的争执。

缘起非常深奥,正是佛教的核心或精髓。因为它本身非常深奥,所以必定会引起某些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反过来危害佛教,致使佛教徒无法从这核心的教法中受益。阿难尊者曾对佛陀表示,缘起看来非常容易而且浅显,当时佛陀答道:

阿难!别这样说,阿难!别这样说。缘起甚深,具深邃相,众生无法理解,不能明白我所教的,也无法彻底看透缘起,心就会很混乱。就像纠结难解的丝、缠结成球的线、攀生杂乱的文若草及灯心草,不得出离于苦界、恶趣、堕处、轮回。【译注四】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不可把缘起当成游戏来玩,而必须投入所有的精神智慧来学习缘起,不可漫不经心。

至于凡夫只有常见的认知,也就是常常觉得有个“自我”(sassataditthi),因而他会发现缘起非常深奥难以理解,对他们而言,缘起变成一种既深奥又复杂的哲学,好像刚才所说那束纠结的丝一样。这样一来,人们会花许多力气争辩,就像瞎子摸象,因为每个人摸到象的不同部位而产生争执。

但对阿罗汉而言,缘起就像一种自然的知识,是可被公开印证的科学,或是可放在手中把玩、观看的东西,就算不知道各缘起支的名称都无所谓,他已看清一切事物,不再执取,也不会由于接触任何情境而产生爱、取。他可以不必知道各缘起支的名称,也可能无法很详细地教导别人缘起的内容,甚至无法说明有关它的任何事,但因为阿罗汉已具备了最圆满的正念【译注五】,就能随著缘起还灭的方法而完全灭苦。

这就是缘起之所以深奥的道理,甚至像佛陀这样的智者,也花了全部的心力才发现它,并建立教法教导一切众生。虽然如此,缘起仍难以理解,所以佛陀觉悟之初,甚至考虑过不要教导众生缘起,因为只有极少数的人能了解这深奥的教法,恐怕会白费心血,但是最后由于大悲的力量,激发佛陀肩负起教导这难懂、深奥真理的艰钜工作,对世间上少数能够理解缘起的人,佛陀满怀慈悲地教导,我们必须体会佛陀为凡夫解说这难懂的缘起,是多么地辛苦啊!

【译注二】?请参阅《长部》等诵经(《汉译南传大藏经》第8册,228~232页),及《长阿含经》众集经(《大正藏》第1册,49页下-50页上)。

【译注三】?处善巧:以十二处为观察的对象而生起的智慧。缘起善巧:以缘起为观察的对象而生起的智慧。

【译注四】?记载于《相应部》因缘篇,因缘相应,树品(10th Sutta, The Tree" Sutta,?The Kindred Saying on

Cause, Nidana vagga, Samyutta nikaya II, PTS,

p.64)。?依《汉译南传大藏经》:“阿难!勿作是言。阿难!勿作是言。阿难!此缘起所见甚深而且深远。阿难!因未证此法,由于不知,如是,此如縺索之众生,被肿物所覆之众生,如文若草、灯心草之有情,不脱苦处、恶趣、无乐处之轮回。”(第14册,110页)。

请参阅《长部》大缘经(《佛教大藏经》第85册,169页)。叶均译,《清净道论》下册,245页,华宇出版社。

【译注五】?阿罗汉在每一刹那都能起觉照,念念不中断,六根皆能清净无漏,所以称为圆满的正念。而凡夫只能偶尔生起正念,甚至没有正念,所以并不圆满。 相关文章

佛教用语“性起缘空”是什么意思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其实这句话是两个含义。

缘起性空是说一切事物从因缘起,没有固定不变的样子。(释空的含义)

性空缘起是说因为没有固定不变的样子可以坚持,所以就可以根据因缘变化出各种样子。没有障碍。(解有的含义)

缘起性空,是不是第一义

净空法师---在法身菩萨以上的,看这整个宇宙是“性起”;十法界里面的众生,看到的是“缘起”,为什么?没见性。

“性起”,简单的说,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这五句话说尽了,末后一句很明显,“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个“万法”是“性起”的,包括我们现前一切法。在法身菩萨以上的,看这整个宇宙是“性起”;我们六道凡夫、十法界里面的众生,看到的是“缘起”,为什么?没见性。没有见性没见到真相;见性的人见到真相,“真、妄”和合而生起的十法界、而生起的六道轮回,这“真、妄”和合。所以“妄”中有“真”;没有“真”哪来的“妄”?“真”是主,“妄”离开“真”,“妄”不能建立;“真”离开“妄”,就是“性起”,就是华藏世界、极乐世界,这是“性起”的。所以这个概念我们要有。

《童年》的创作缘起及其意义

1、创作缘起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2、作品意义

《童年》是一本独特的自传。它不像大多数自传那样,以一个主人公为形象创造出一幅肖像来。它更多地像一幅长卷斑斓的油画,复原了一个时代,一个家庭里的一段生活。这段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人公。无论是美的,还是丑的,都同时站在读者面前,冲击着读者的心灵。《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的价值。

3、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也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高尔基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了义不了义,智者善抉择.诸法从缘起,缘起无性空

了义是指佛法所认知的究竟意义。就是说对佛法的意义认知的究竟不究竟,有证量的修行人更能准确的抉择出佛法究竟义。诸法从缘起,一切世间法都是缘起法,都是缘起则聚,缘灭则散的无常幻相,故说缘起性空,说到缘起性空,大家便认为缘起还有一个空性可得。岂知本来无一物,为何又执空。故而以究竟见告诉大家,缘起无性空。

权力游戏七大名言是什么意思

比较长,看看吧

(文/iCraigm,责编/安琪,统筹/爪赛赛)相信无论是《冰与火之歌》的书迷还是《权力的游戏》的剧迷都能信手拈来“凛冬将至”、“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需侍奉”这样的话语。或许这些句子你已经烂熟于胸,但是这些箴言背后隐藏着的故事、缘起为何又有多少人搞得明白呢?身为维斯特洛的一员,我们挑选了七句最具标志性的话语来揭开冰火大世界的终极奥义。

“凛冬将至。” (Winter is coming.)

它是自英雄纪元的筑城者布兰登时代一直延续至今的史塔克家族族语,它也是《冰与火之歌》小说故事的终极大背景,将至未至。

在冰火的世界里,季节有着独特的更迭方式。虽然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但是季节持续长短不一,变更频次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过渡性的春天与秋天虽然时间短暂,但是人们也不能安枕无忧地度过。凛冬过后的春天万物复苏瘟疫流行,曾经的一场春季大瘟疫夺走了七国许多人的生命。秋天则是风暴多发的时节,河水暴涨。北境诸侯们在去往栾河城参加红色婚礼就遭遇了秋日暴雨,不得不绕道而行。

寒冬与炎夏时间较长,在《冰与火之歌》正式开篇的时候,整个维斯特洛大陆正在经历劳勃·拜拉席恩登基以来最长的一个夏天,它已经长达十年之久。长夏让七国人民把对长夜与异鬼的可怕回忆渐渐淡忘,守夜人军团的迅速衰败也与此不无干系。根据民间的说法与七神的信仰,每一个长夏之后都有一个持续时间更久的长冬,只有人类罪孽终结之时才能迎来永久的夏日。

与七国其他家族的族语相比,“凛冬将至”更像是一种对大自然、对生存环境的警示,时刻提醒着史塔克家族要对极北之地保持警惕才能安身立命、繁衍生息。五王之战令河间地生灵涂炭,新生的作物还不到收割的季节,然而君临已经开始下雪,凛冬即将到来,接下来,七国的人民要如何应对呢?

“北境永不遗忘。” (The north remembers.)

“北境永不遗忘”这句话第一次出现在《冰雨的风暴》中第二十章“凯特琳”的章节。罗柏下令要处死瑞卡德·卡史塔克时跟黑鱼的谈话:“你不了解,他们都是北方人,北境永不遗忘。”那么北境人到底不会遗忘什么?

北境虽然在七大王国中疆域最广阔,却因为恶劣的气候而成为人口最少的一个区域,恶劣的气候历练出北境人坚毅隐忍的性格。从长夜结束后的英雄纪元开始就一直在这里统治的史塔克家族是他们的代表,冰原狼麾下的一众北境领主也将“凛冬将至”的警示铭记于心。只要史塔克在,北境的精神就在。

随着艾德·史塔克、罗柏·史塔克以及凯特琳·史塔克等临冬城主家的相继离世,北境群龙无首。血色婚礼后,虽然表面上波顿家族取得对北境的控制权,但是对临冬城忠心耿耿的列位诸侯内心并不服气,这并不仅仅因为他们都在那场血腥的婚礼上失去了亲人朋友,而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已然崩塌。在原著小说中,得知还有史塔克家族成员在世的消息之后,他们在集体忍耐、等待时机,给公然践踏宾客权利的刽子手们以最严厉的报复。

“兰尼斯特有债必偿。” (A Lannister always pays his debts.)

毫无疑问,泰温大人领导下的兰尼斯特家族是七国政治游戏的终极玩家。但是在泰温父亲还是凯岩城公爵的时候,兰尼斯特这头雄狮却饱受臣属的欺辱。卡斯特梅的雷耶斯家族与塔贝克厅的塔贝克家族妄自尊大,藐视泰陀斯大人,嘲笑他是没牙的狮子,拒不服从兰尼斯特家族的命令,让泰温的整个童年生活都充满了嘲笑与挑衅,以至于他再也不相信笑容。

等到成为凯岩城公爵,手握家族权力的泰温显示出了自己强势而冷酷的一面。他亲自设局,带领人马把两家人满门抄斩,并且将城堡烧成废墟,从来不笑的泰温大人在塔贝克厅倒塌之时展......更多唯美的句子:www.234p.cn

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此偈子出自六祖坛经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的清净本性,本来就没有任何形状,“无树”这个就是我们的本性,不是任何形状的。

明镜亦非台,那个我们所谓的心,犹如明镜,它也没有所谓的台,如果有台的话,就变成有能照所照。

为什么叫明镜亦非台?我们这个镜子啊,要是假设说,我们这个清净心,就象明镜一样,但是这是方便啊,真正的清净心,怎么样?亦非台,非台就是没有能照所照。有台,就有能照所照啊。众生认为说:我有能觉悟,有所觉悟的。所以觉悟了那个迷,那个觉还是迷。

本来无一物,为什么呢?佛在《楞伽经》对大慧菩萨说:大慧,看到任何的相,都把它碎为微尘。

譬如说:这个毛巾,碎为微尘,毛巾的相没有,没有这个东西,讨论这个没有意义,世间本来就没有这种东西,我们就是在本来没有,没有这种东西的假相,缘起无自性的假相,一直在分别这个是啊、非啊,众生就是这样,下决定心,取决定义,这个就是毛巾。

大智慧的人看,毛巾本空,因为缘起不可得,它是条件所构成的,所以,毛巾没有毛巾的相;桌子彻底的摧毁,如是观照,没有桌子相;美女,彻底的摧毁,丑女,彻底的摧毁,没有美女之相,也没有丑女之相,没有,对不对?如果有相,统统叫作妄想,颠倒、执着。

本来无一物,何入惹尘埃?哪里有能所呢?哪里可以说沾惹到烦恼呢?没有的啊,那你起心,动念即乖,起心动念才产生妄想、颠倒、执着嘛。

缘起性空 的真正涵义是什么??691335791

缘起性空中道,是法华经的精髓,是佛法的宇宙观,对宇宙事物的观察要靠智慧,有正确的观察,那这个观察点就是缘起,性空,中道.

缘起,是指一切有为法虽是由因果缘聚合和成立是,虽无常却现实存在

性空,是说,一切缘起法的造作变化,都说虚幻的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

中道告诉你,看事物的两个方面

声明::::这是我的理解,绝对不是讲说法华,这个缘起性空中道如果参透就明心见性了

阿弥陀佛

三观是什么意思?

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佛教语,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谓从事物缘起中观悟空、假、中三谛。

1、三观一般而言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被大多数人所认知的三观,它们辩证统一,相互作用,崇高的真善美为三观的追求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提出的党的三观,是由2009年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即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佛教中的三观为即是一心三观,为空观、假观、中观。

2、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 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 (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 (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 (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 菩提形象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 (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 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 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 (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 (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 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 编辑本段菩提在佛教中的意义'菩提 '的梵语为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 《西游记》中菩提老祖形象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请参阅《 佛学大词典 》) 附:【菩提】《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 菩提念珠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盘,断烦恼障而证涅盘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菩提】《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菩提(梵bodhi,巴bodhi,藏byan%-chub)】《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动词budh转化而来的名词,意译智慧、知、觉。旧译又翻为道。《大智度论》卷四十四云(大正25·380b)︰‘天竺语法,众字和合成语,众语和合成句,如菩为一字,提为一字,是二不合则无语,若和合名为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无量寿经》卷上等,称无上菩提为无上道;《大乘义章》卷十八依果德圆通之义,将菩提翻为道。然而,《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云(大正43·235c)︰‘言正解者,正觉异号。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末伽言道,游履义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菩提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说明菩提之内容,及证取菩提的实践修行方法。佛教的礼拜对象,即为获得菩提的觉者,即佛陀。佛陀所觉悟的菩提,其内容是诸法皆空,即所谓一切万有皆无实体的真理。然而从觉悟诸法皆空的觉者而言,万有乃超越有、空之实在本身,故为诸法实相。依佛教的发展阶段来说,系从否定的觉到肯定的觉;约略而言,否定的觉即是小乘佛教,肯定的觉为大乘佛教。对此,《大智度论》等书曾揭三种菩提、五种菩提之说。 由于圣者可分三类,故菩提亦有三种。(1)声闻(阿罗汉)所得的声闻菩提(阿罗汉菩提);(2)独觉所得的独觉菩提;(3)佛所得的佛菩提。此中,前二种菩提系唯断烦恼障而得之菩提;而佛菩提则一并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而悟得者,乃究极而无胜之者,又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菩提、无上正等菩提、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正等菩提、等正觉、正觉等、无上菩提、无上道。又,声闻菩提系依师之指导,经三生修行而得;独觉菩提系为求自利,无师指导,经百大劫修行而得;佛菩提乃愿自利、利他,且不依师,经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而得。 对于此三种菩提,后世曾有种种解释。如《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五谓以上智观察缘性称为佛菩提,若以中智观察缘性称为独觉菩提,以下智观察缘性称为声闻菩提。《显扬圣教论》卷七则约种性等五种加以分别,其文云(大正31·516b)︰ ‘菩提五种分别者,(一)种性,(二)方便,(三)时,(四)证觉,(五)解脱。种性者,声闻菩提依钝根种性,独觉菩提依中根种性,无上正等菩提依利根种性。方便者,声闻菩提由行六处善巧方便,独觉菩提由多分行甚深缘起善巧方便,无上正等菩提由五明处善巧方便。时者,声闻菩提极少三生修行而得,独觉菩提由百大劫修行而得,无上正等菩提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行而得。证觉者,声闻菩提由师证觉,独觉菩提唯誓自利无师证觉,无上正等菩提自利利他无师证觉。解脱者,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所证转依,解脱烦恼障、解脱身摄;无上正等菩提所证转依,解脱一切烦恼障及所知障,解脱身摄及法身摄。’ 此外,《大智度论》卷五十三又说佛菩提有五种,即︰ (1)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中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菩提。此为因中说果。 (2)伏心菩提︰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 (3)明心菩提︰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此即所谓般若波罗蜜之相。 (4)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着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三世,到萨婆若。 (5)无上菩提︰坐道场,断烦恼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法华经论》卷下谓佛菩提有应佛、报佛、法佛三种菩提,伽耶成道名为应佛菩提,十地行满而得常涅盘证名为报佛菩提,如来藏性净涅盘名为法佛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无上菩提义〉中,认为无上菩提有方便菩提、性净菩提二种。又,有关无上菩提之体性,《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谓以二种断、二种智,及清净智、一切智、无碍智,并百四十不共佛法等为其体,具七无上,于一切菩提为最上,故名无上菩提。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为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为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单称菩提心。顺趣菩提之三十七种行品,称为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或菩提场;其道场树称为菩提树。其他,日本有所谓增上菩提与菩提讲。前者指祈祖先成佛而修冥福,后者指结讲念佛而广祈众生增进佛道。 ◎附︰印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摘录自《般若经讲记》) 二道,为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的过程中,所分的两个阶段。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见道,证圣位,这一阶段重在通达性空离相,所以名般若道。彻悟法性无相后,进入修道,一直到佛果,这一阶段主要为菩萨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论》说︰发心到七地是般若道──余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为道体,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般若即菩提,约菩提说︰此二道即五种菩提。(1)发心菩提︰凡夫于生死中,初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名为发心菩提。(2)伏心菩提︰发心以后,就依本愿去修行,从六度的实行中,渐渐降伏烦恼,渐与性空相应,所以名为伏心菩提。(3)明心菩提︰折伏粗烦恼后,进而切实修习止观,断一切烦恼,彻证离相菩提──实相,所以名为明心菩提。这三种菩提即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圣的三阶,是般若道。这时,虽得圣果,还没有圆满,须继续修行。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说,是证悟;望后方便道说,是发心。前发心菩提,是发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发胜义菩提心。悟到一切法本清净,本来涅盘,名得真菩提心。(4)出到菩提︰发胜义菩提心,得无生忍,以后即修方便道,庄严佛国,成熟众生;渐渐地出离三界,到达究竟佛果,所以名为出到菩提。(5)究竟菩提︰断烦恼习气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圆满证得究竟的无上正等菩提。二道各有三阶,综合凡五种菩提,总括了菩提道的因果次第。 [参考资料]《解夏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卷二十四、卷二十六;《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四;《俱舍论》卷二十五;《成唯识论》卷一

“缘起甚深”是什么意思: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