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论语》天命观10条

《论语》天命观10条

《论语》天命观10条

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开创者,其思想构建了中华民族主流的价值判断体系。迄今为止,人们已经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孔子思想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孔子的天命鬼神思想,一直以来为人们所关注但众说纷纭。

孔子的天命鬼神思想,实是生死问题的延伸和发展。如果能弄清楚“天命鬼神”问题,人类“生”的意义便可随之展现,研究孔子的天命鬼神观对现世生活有着重大意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孔子的天命鬼神观”作为探讨内容。

《论语》经典名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禒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些都是平时觉得比较熟的论语名句,一句句粘贴过来的,望采纳

论语中,上帝,帝,天命,天,命的区别和理解

上,高、前、早。

帝,花蕊,也是生命开始的物质基点。

上帝,最早的开始,初始、元始、本源。

天,非人为或语地相对。

命,机缘流行衍生,非人力所能改变。

天命,人之外所无法掌握、改变的发展变化。

我不常进来,有问题欢迎到百度·贴吧·论语吧交流讨论。

一则论语名句赏析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篇)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修学,三十岁能遵循礼法而有所立,四十岁就不再受外境迷惑,五十岁澈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六十岁能平等地对待大家的意见,七十岁时,自己可以随心所欲而又能不逾越道德的合礼范畴。”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孔子的修学报告: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出生于一个曾经辉煌而走入没落的贵族家庭,到他父亲叔梁纥(hé)的时候,境况并不理想。父亲死后,孔子与母亲受“大奶”排挤,一起迁居到另一地生活,用度拮据。孔子年轻时不为当时的权贵所接受,在一次参加季氏举行的宴会时,被阳货无情地拒之门外。但是孔子并没有自暴自弃,从小就有志于学。学的内容一般认为是古代典籍,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的探究,因为若为糊口,乃生活所逼,不必“志”于学。 三十而立。现在说的“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乃成家立业之年。但在《论语》中“立”的含义是“立于礼”的意思。即在社会道德、礼制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建树。我们看孔子年谱就知道,他三十岁时便成立私学,开始面向社会招生,报名费是腊肉十条。表明三十岁的孔子,已经是个学识渊博而且知礼达人的人。我们还应该看到,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与三十而立在逻辑上应该是一个转承,指他在道德、学问上有所成就,学有所得而且能学以致用。 四十不惑。不惑是不为外境所惑,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主张和人生价值观。这一点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到了。我常听朋友说“人到中年万事休”,那意思是“三十即惑”啊。人立身善道,在遇到逆境、诱惑时,往往会内心动摇。孔子则不然,四十岁已能真正守死善道,绝对信得过了。 五十知天命。这是一个关键。各注解对天命的理解有所不同。《周易·系辞传》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说明道为阴阳之和变,道自性生。《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说明天命指的是人的体性,即天赋之命、形而上的命体。《说文解字》说天从“一大”,这么说天命就是“一大命”,知天命即是知“大我”了。在佛家看来,知天命就是“明心见性”,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孔子在没有心性修行先师指导的情况下,能“五十而知天命”,是相当不容易的,可见孔子的确是天生的圣人。知天命以后的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却没有真正出仕,非常耐人寻味。 那么天命与生命不是一回事情吗?人难道有两条命?这个“我是谁”的问题,是一切宗教、哲学的重点所在,我们且多花些笔墨,稍加探讨。 儒家讲:“率性之谓道,道也者,须臾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可见性与道是一。而孔子有言:“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是能通天、地、人的生命的本体。 佛家认为我们这个身体是四大:地(有形物质属性)、火(温度)、水(湿度)、风(运动属性)的假合,不是真我。那个真我,就是能发起听、看、嗅、尝、触、思各种作用的功能,他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与三世诸佛不一不异。器世间的万事万物,好比以金作器,而器器皆金,究其缘起都是这个性空之佛性,此外无物无心。 道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庄子》说“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可见道家的“道”也指人形而上的本体。 实际上基督教里的“上帝”,也是佛、道的意思。《圣经》说上帝创造了人类和宇宙万物,就如道家的“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如佛家的心物不二,万法唯心生。《圣经》记载,有人问耶稣:您是上帝的儿子,......更多唯美的句子:www.234p.cn

<论语>中有没有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有神心,听天之言,在其来临之前,众人不知真神",原话是什么,谢谢

我听楼主的语气,似乎看了什么基督教的传道文本……似乎要证明我国传统道家和儒家也涉及了真神的唯一性。不过很明确告诉你,你所列举的只是后人对道家、儒家的个人理解,就像小学生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样。

不可否认,论语中很少有孔子关于天命的论述,“子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 子罕》)总归起来,孔子在这方面是采取“知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

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天命的含义主要从“天之命令”转向了“天之所生”,而其中作为主词的“天”也没有基督教《创世纪》中所说是上帝“说”有什么就有了什么,如上帝说:“有风”,于是就有了风,上帝说:“有水”,于是就有了水,上帝说:“有空气”,于是就有了空气,等等,先秦的思想家对于“天生”的看法跟基督教的上述看法有着根本不同的意趣,他们并不特别关注是“谁”使一切存在着和如此存在着,他们关注的问题是:存在或如此存在乃是一个既定事实,既为既存事实,这其中便包含着某种合理性,这一点颇类于黑格尔所说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认识这种合理性,或以这种合理性为前提,对现实问题进行探讨,这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如上面所引材料,都是把现存的等级制度作为既存事实,而通过天命的形式赋予其存在的合理性,从而把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僭礼现象视为一种反天然的行为而加以否定。我认为,这种“天生”式的天命观并不是一种对天之人格神意义的消解,而只是一种悬搁或存括,这一点也影响到后来孔子甚至中国古代极大多数思想家的天命观。

“天”是否有人格意志,这在孔子思想中并不是关键的问题,因为,自西周以来,主流的天命哲学所关心的便不是“天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天命是怎样表现的?”简言之,他们是站在此岸世界的立场来考虑彼岸世界的。但是,超越与现实之间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系起来的呢?这却是一个有待深入展开的问题。概括言之,传统的天命神学把“天”看成一切的主宰,天命之“命”就体现了极强的人格神意味,而“命”在形式上属于“说”的一种方式,换言之,传统宗教把“天”看作是一个“有言”的主体,它是以“有言”或“命”的方式来建立起超越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这一点在西方基督教《圣经·创世纪》文本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上帝“说有”,于是一切就“有”了。而孔子则认为的天命是“无言”的。

孔子虽然是不怨天尤人,但是还是在论语中有许多的抱怨,他抱怨的主体对象是天,命,天命。

孔子虽然是不怨天尤人,但是还是在论语中有许多的抱怨,他抱怨的主体对象是天,命,天命。他自以为是的支撑对象也是天。“天生予德”,孔子为叫苦和抱怨树立的方法论。就是以另一种形式进行叫苦和抱怨。就是读书转变。老子的叫苦是智慧性的,是对智力的对象的疑惑之叫苦,“吾不知其名,强谓之道”,“道可道非常道”,这实际是智力的叫苦。对要思考的对象不得而知的叫苦。其次是抱怨,老子抱怨孔子的礼仪之类,“礼者,忠信之薄,乱之始也”。最大的抱怨是“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简直是抗议了。但是老子的叫苦和抱怨比孔子少。一句“顺其自然”把所有的叫苦和抱怨都消解了。

《论语》天命观10条: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