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礼之”是什么意思?

“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礼之”是什么意思?

“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礼之”的意思是用诗来歌咏它,让我用文章去记述它。

“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礼之”出自明代杜琼《雪屋记》中的:“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原句的意思是范阳一位姓卢的亲戚用古时的隶书给雪屋题了匾额,与孟祥交往的士大夫,用诗来歌咏它,让我为它作一篇记。

雪屋记,出自《金兰集》,讲述的是一个叫做孟祥的读书人,志行高洁以自己的能力成就他人,对名利很淡薄。雪屋记就是在赞扬品行高洁之人。

晋书·祖逖传 翻译:祖逖字士雅……士马日滋。

这一段。

急!!!

《晋书·祖逖传》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

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

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

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

后乃博揽书记,该涉古今,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

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

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谋,是以少长咸宗之。

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

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

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遂克谯城。

逖镇雍丘,数遣军要截石勒,勒屯戍渐蹙。

勒又遣精骑万人距逖,复为逖所破,勒镇戍归附者甚多。

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由是黄河以南尽为晋土。

逖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

又收葬枯骨,百姓感悦。

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使成皋县修逖母墓,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

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

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晋书•祖逖传》) 【译文】 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人。

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他性格豁达,不修习仪表。

但他轻视财物看重义气,为人慷慨有气节,每到农家,就托称哥哥的心意散发谷物布帛来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们都很敬重他。

后来他就博揽群书,多涉猎古今史实,见到他的人都说他有治国的才干。

他与司空刘琨同任司州主薄,两人志趣相投,共卧就寝。

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

” 于是起床习舞剑艺。

比及京城洛阳发生变乱,祖逖率领亲族数百家避难到淮河、泗水地区,他用自己所乘坐的车马收载一同逃难的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

所带的药物和衣服粮食与大家共同分享,祖逖很有计谋,因此老少都以他为首。

到达泗口后,晋元帝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

祖逖因为西晋政权遭颠覆,常常怀有振兴复国的大志。

当时晋元帝正在拓展平定江南地区,无暇北伐,祖逖就进言,元帝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并提供可供一千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布匹,但不提供盔甲武器,让他自己招募士兵。

祖逖就带领着先前同流亡来的部属几百户乡亲一起渡过长江,船到江心,他用船桨敲击着发誓说:“我不能扫平中原而再来渡过这条江的话,就像大江流逝不能复反。

”他言辞形容慷慨壮烈,大家都为之慨叹。

祖逖屯兵江阴,发起冶炼铸造兵器,又招募了两千多新兵,然后进发,随后攻克了谯城。

祖逖镇守雍丘,多次派遣军队拦截石勒部属,石勒屯兵戍守的地盘日渐狭小。

石勒又派遣一万精锐骑兵来抗拒祖逖,再次被祖逖打败。

石勒手下镇守戍卫的士兵归附祖逖的很多。

祖逖亲爱众人礼贤下士,即使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都以恩礼相待。

因此黄河以南地区都成了晋朝的土地。

祖逖自己生活俭朴,奖励督促农业生产,自我节省尽量资助他人,不积蓄私有财产,他的子弟辈从事农耕打柴。

他又为死者收葬枯骨,百姓感动高兴。

石勒不敢出兵到黄河以南,命人在成皋县修祖逖母亲的坟墓,并写信给祖逖,请求互通使节和互市贸易。

祖逖不回书信,但听任双方互市,获利十倍,因而官方、私家都富足起来。

兵马日益强壮。

人物典故闻鸡起舞简介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文言原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字词注释 主簿:主管文书的官员。

蹴:踢。

恶声:相传中夜鸡鸣是不吉之兆。

渡江:指西晋灭亡后,中原官民大量度过长江,流往江南。

军谘祭酒:军事顾问类的官职。

京口:现今江苏镇江市。

郡国:指全国各地。

廪:公家发给的钱...

急!《新唐书李泌传》的原文和翻译

李泌,字长源,魏八柱国弼六世孙,徙居京兆。

七岁知为文。

玄宗开元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孔子者,相答难禁中。

有员俶者,九岁升坐,词辩注射,坐人皆屈。

帝异之,曰:“半千孙,固当然。

”因问:“童子岂有类若者?”俶跪奏:“臣舅子李泌。

”帝即驰召之。

泌既至,帝方与燕国公张说观弈,因使说试其能。

说请赋“方圆动静”,泌逡巡曰:“愿闻其略。

”说因曰:“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说因贺帝得奇童。

帝大悦曰:“是子精神,要大于身。

”赐束帛,敕其家曰:“善视养之。

”张九龄尤所奖爱,常引至卧内。

九龄与严挺之、萧诚善,挺之恶诚佞,劝九龄谢绝之。

九龄忽独念曰:“严太苦劲,然萧软美可喜。

”方命左右召萧,泌在旁,帅尔曰:“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九龄惊,改容谢之,因呼“小友”。

及长,博学,善治《易》,常游嵩、华、终南间,慕神仙不死术。

天宝中,诣阙献《复明堂九鼎议》,帝忆其早惠,召讲《老子》,有法,得待诏翰林,仍供奉东宫,皇太子遇之厚。

尝赋诗讥诮杨国忠、安禄山等,国忠疾之,诏斥置蕲春郡。

知 肃宗肃宗即位灵武,物色求访,会泌亦自至。

已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帝悦,欲授以官,固辞,愿以客从。

入议国事,出陪舆辇,众指曰:“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帝闻,因赐金紫,拜元帅广平王行军司马。

帝尝曰“卿侍上皇,中为朕师,今下判广平行军,朕父子资卿道义”云。

始,军中谋帅,皆属建宁王,泌密白帝曰:“建宁王诚贤,然广平冢嗣,有君人量,岂使为吴太伯乎?”帝曰:“广平为太子,何假元帅?”泌曰:“使元帅有功,陛下不以为储副,得耶?太子从曰抚军,守曰监国,今元帅乃抚军也。

”帝从之。

主 初,初,帝在东宫,李林甫数构谮,势危甚,及即位,怨之,欲掘冢焚骨。

泌以天子而念宿嫌,示天下不广,使胁从之徒得释言于贼。

帝不悦,曰:“往事卿忘之乎?”对曰:“臣念不在此。

上皇有天下五十年,一旦失意,南方气候恶,且春秋高,闻陛下录故怨,将内惭不怿,万有一感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广不能安亲也。

”帝感悟,抱泌颈以泣曰:“朕不及此。

”因从容问破贼期,对曰;“贼掠金帛子女,悉送范阳,有苟得心,渠能定中国邪?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高尚等数人,馀皆胁制偷合,至天下大计,非所知也。

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

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

今诏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

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耳。

使子仪毋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逾年而弊。

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抚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

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

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

”帝然之。

会西方兵大集,帝欲速得长安,曰:“今战必胜,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阳乎?”泌曰:“必得两京,则贼再强,我再困。

且我所恃者,碛西突骑、西北诸戎耳。

若先取京师,期必在春,关东早热,马且病,士皆思归,不可以战。

贼得休士养徒,必复来南。

此危道也。

”帝不听。

知 二京二京平,帝奉迎上皇,自请归东宫以遂子道。

泌曰:“上皇不来矣。

人臣尚七十而传,况欲劳上皇以天下事乎。

”帝曰:“奈何?”泌乃为群臣通奏,具言天子思恋晨昏,请促还以就孝养。

上皇得初奏,答曰:“当与我剑南一道自奉,不复东矣。

”帝甚忧。

及再奏至,喜曰:“吾方得为天子父!”遂下诰戒行。

知 崔圆崔圆、李辅国以泌亲信,疾之。

泌畏祸,愿隐衡山。

有诏给三品禄,赐隐士服,为治室庐。

泌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争效之。

代宗立,召至,舍蓬莱殿书阁。

初,泌无妻,不食肉,帝乃赐光福里第,强诏食肉,为娶朔方故留后李?甥,昏日,敕北军供帐。

元载恶不附己,因江西观察使魏少游请僚佐,载称泌才,以试秘书少监充判官。

载诛,帝召还。

复为常衮所忌,出为楚州刺史,辞不行,帝亦留之。

会澧州缺,衮盛言南方凋瘵,请辍泌治之,乃授澧、朗、峡团练使,徙杭州刺史,皆有风绩。

主 德宗德宗在奉天,召赴行在,授左散骑常侍。

时李怀光叛,岁又蝗旱,议者欲赦怀光。

帝博问群臣,泌破一桐叶附使以进,曰:“陛下与怀光,君臣之分不可复合,如此叶矣。

”由是不赦。

始,朱泚乱,帝约吐蕃赴援,赂以安西、北庭。

既而浑瑊与贼战咸阳,泚大败,吐蕃以师追北不甚力,因大掠武功而归。

京师平,来请如约。

帝业许,欲遂与之。

泌曰:“安西、北庭,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皆悍兵处,以分吐蕃势,使不得并兵东侵。

今与其地,则关中危矣。

且吐蕃向持两端不战,又掠我武功,乃贼也,奈何与之?”遂止。

斋 贞元贞元元年,拜陕虢观察使。

泌始凿山开车道至三门,以便饟漕。

以劳,进检校礼部尚书。

淮西兵防秋屯鄜州,已而四千人亡归,或曰吴少诚密招之。

既入境...

文言文《祖逖》翻译,要一句一句的翻译,就是原文一句翻译一句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

”就起床舞剑。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奋发杀敌,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

终于魏中书监 文言文翻译

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也。

父柔,终于魏中书监。

恺性孝友,神情爽悟,略涉书记,颇解属文。

周齐王宪引为记室。

其后袭爵容城伯,邑千一百户。

从宪伐齐,恺说柏杜镇下之。

迁小吏部大夫,增邑七百户。

染工上士王神欢者,尝以赂自进,冢宰宇文护擢为计部下大夫。

恺谏曰:“古者登高能赋,可为大夫,求贤审官,理须详慎。

今神欢出自染工,更无殊异,徒以家富自通,遂与搢绅并列,实恐惟鹈之刺,闻之外境。

”护竟寝其事。

建德中,增邑二百户。

岁馀,转内史下大夫。

武帝在云阳宫,敕诸屯简老牛,欲以享士。

恺进谏曰:“昔田子方赎老马,君子以为美谈。

向奉明敕,欲以老牛享士,有亏仁政。

”帝美其言而止。

转礼部大夫,为聘陈使副。

先是,行人多从其国礼,及恺为使,一依本朝,陈人莫能屈。

四年秋,李穆攻拔轵关、柏崖二镇,命恺作露布,帝读之大悦,曰:“卢恺文章大进,荀景倩故是令君之子。

”寻授襄州总管司录,转治中。

大象元年,征拜东京吏部大夫。

开皇初,加上仪同三司,除尚书吏部侍郎,进爵为侯,仍摄尚书左丞。

每有敷奏,侃然正色,虽逢喜怒,不改其常。

帝嘉恺有吏干,赐钱二十万,并赉杂彩三百匹,加散骑常侍。

八年,上亲考百僚,以恺为上。

恺固让,不敢受,高祖曰:“吏部勤干,旧所闻悉。

今者上考,佥议攸同,当仁不让,何愧之有!皆在朕心,无劳饰让。

”岁馀,拜礼部尚书,摄吏部尚书事。

会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平,奏威阴事。

恺坐与相连,上以恺属吏。

宪司奏恺曰:“房恭懿者,尉迟迥之党,不当仕进。

威、恺二人曲相荐达,累转为海州刺史。

又吏部预选者甚多,恺不即授官,皆注色而遣。

威之从父弟彻、肃二人,并以乡正征诣吏部。

彻文状后至而先任用,肃左足挛蹇,才用无算,恺以威故,授朝请郎。

恺之朋党,事甚明白。

”上大怒曰:“恺敢将天官以为私惠!”恺免冠顿首曰:“皇太子将以通事舍人苏夔为舍人,夔即苏威之子,臣以夔未当迁,固启而止。

臣若与威有私,岂当如此!”上曰:“苏威之子,朝廷共知,卿乃固执,以徼身幸。

至所不知者,便行朋附,奸臣之行也。

”于是除名为百姓。

未几,卒于家。

自周氏以降,选无清浊,及恺摄吏部,与薛道衡、陆彦师等甄别士流,故涉党固之谮,遂及于此。

子义恭嗣。

完全翻译不太容易,里面有涉及很多史事及人物,大概直译了一下,有两句我也不甚理解。

全文不敢一定准确,不过纯手打,将就着看,以下是译文:卢恺,字长仁,涿郡(地名)范阳(地名)人。

其父名卢柔,曾为官至(魏)中书监。

卢恺为人甚孝又喜交友,英姿飒爽,懂一些书记工作,擅长写应用文。

周齐王宪招他做了自己的书记员。

后来做了容城伯(爵位),采邑一千一百户。

在随王宪伐齐的时候,卢恺说降了柏杜镇。

升官吏部大夫,增加了采邑七百户。

做染色生意的王神欢,曾试图通过贿赂进入官场,冢宰(官名)宇文护准备提升他做计部下大夫(官名)。

卢恺进谏说:“古时候能登高做赋的人,可以做大夫(官名),访求贤人选用官员,需要详查和慎重。

王神欢是染匠出身,没有特殊才能,只是因为家里殷富而贿赂官员就进身搢绅之列,恐怕会像鹈鹕皮囊里的刺一样露出来被人知道。

”宇文护就停办了此事。

北周建德年间,增加了采邑二百户。

一年多后,做了内史下大夫。

武帝在云阳宫,下令各地挑一些老牛,准备杀了慰劳百官臣工(士人)。

卢恺进谏说:“当初田子方赎老马(注:田子方见有人要杀老马吃,就用钱赎了它,以免其死),传为美谈。

如果大家听了你的敕令,杀老牛慰劳士人,对施行仁政来说是个污点。

”武帝很赞赏卢恺说的话就听从了(不杀老牛)。

后来卢恺做了礼部大夫,做了出使陈国的副使。

以前去陈国(访问)的人到了陈国都会遵守陈国的礼仪,到了卢恺出使陈国时,卢恺只依照本国(周)的礼仪,陈国的人不能使其屈服(遵从陈国礼仪)。

建德四年秋季,李穆攻下了轵关、柏崖二镇,让卢恺写了捷报(露布,即在帛制的旗子上,书写文字,即捷报),武帝看了很高兴,说:“卢恺文章写得越来越好了,荀景倩故是令君之子(不好意思,这半句我也没搞懂。

)。

”很快授予他襄州总管司录(官名),后又改做治中(官名,类似州长秘书、助理类)。

大象元年(武帝后的皇帝的年号),征调卢恺做了东京吏部大夫。

开皇初年(隋文帝年号),授卢恺等同于三司(三司,唐代之前最显赫的官位)待遇,授尚书省吏部侍郎职,进位为侯爵,仍兼任尚书左丞的职务。

每次向皇帝奏事时都刚直正色,不管皇帝高兴还是生气,都一样处之。

皇帝称赞卢恺有才能,赐给钱二十万和彩帛三百匹,并赐散骑常侍(官名)职。

开皇八年,皇帝亲自考察百官,评卢恺为优异。

卢恺坚决推让,不敢接受,高祖(隋文帝)说:“你在吏部勤于职守,以前就全都知道。

现在评你为优异,众人的意见相同,你应该当仁不让不必惭愧!你所做的我都知道,不必推辞!”一年后,授礼部尚书衔,同时兼管礼部尚书的事。

恰逢国子博士(相当于翰林一类的称呼)何妥和右仆射(官名)苏威不和,何妥揭发了一些苏威(见不得人)的事。

卢恺因与(苏威)事相关,皇帝就把...

文言文三峡的翻译.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háng又读作shang)”【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两岸群山连绵,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如有皇帝的命令急于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这中间大约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长风,也不如它行得快啊! 到了春冬的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和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乐趣。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寒冷的树林山涧一片寂静。

经常有站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声调非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划分朗读节奏】 名字:“三峡” 自 / 三 峡 七 百 里 中 , 两 岸 / 连 山 , 略 无 / 阙(quē) 处 。

重(chóng) 岩 / 叠 嶂(zhàng) , 隐 天 / 蔽 日 。

自 非 / 亭 午 夜 分 , 不 见 / 曦(xī )月 。

至 于 夏 / 水 襄 陵 , 沿 / 溯(sù) / 阻 绝 。

或 / 王 命 急 宣 , 有 时 / 朝(zhāo )发 白 帝 , 暮 到 / 江 陵 , 其 间(jiān )/ 千 二 百 里 , 虽 / 乘 奔(bēn )御 风 , 不 以 / 疾 也 。

春 冬 之 时 , 则 / 素 湍(tuān) / 绿 潭 , 回 清 / 倒 影 。

绝 谳(yǎn) / 多 生 怪 柏(bǎi) , 悬 泉 / 瀑 布 , 飞 漱(shù) / 其 间 。

清 / 荣 / 峻 / 茂 , 良 / 多 / 趣 / 味 。

每 至 / 晴 初 霜 旦 , 林 寒 / 涧 肃 , 常 有 / 高 猿 长 啸 , 属(zhǔ )/ 引 凄 异 , 空 谷 / 传 响 , 哀 转 / 久 绝 。

故 / 渔 者 歌 曰 :“ 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cháng), 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 注解: 【三峡】: 选自《水经注疏》。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

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址、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自】:这里有“在”的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白帝】: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疾(jí)】:快。

【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飞漱(shù)】:飞泻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zhǔ)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巴东】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或 古义:有时 ) (或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 (至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 (虽 今义:虽然)【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消失) 【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断缺) 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鸟叫声)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 1.两岸连山:省略句,省略定语“三峡”。

2.重岩叠嶂:省略句,省略主语“两岸”。

【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

韦皋字城武文言文翻译

现在知道上的人是越来越多闲人了.还刷广告,粘贴答案的什么都有.挣发言分的都有!楼上,你不回答就算了嘛,干嘛刷发言分?我虽然不高尚,但也不至于你这样啊.楼主,你这么长的文字,又 没有分数奖励,我看会少人回答哦.我想回答,只是看到你没有给奖励分,所以我就.嘿嘿,我这人比较的市侩,讲究的是个利益.如果你给点分的话.文字不难,只是耗时间啊给你翻译下,供参考:卢钧 ,字 子 和.是由范阳迁徙到京兆蓝田的(原住范阳,后搬迁到京兆蓝田).中进士,由于他出类拔萃的才能被任命为秘书正字.跟随裴度为太原观察支使(副使),后升为监察御史.卢钧以为宋申锡案争辩而知名.后又升为给事中.每当有大诏令时,卢钧必反复省审,敢于批驳奏事.卢钧被任命为华州 刺史后,考虑到关辅地区(关中畿辅地区)驿马的损耗,质量下降,于是每三年一次买进一些健马(质量好的良马)作为驿马,因此解决了驿马疲耗之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卢怀慎,滑州人,盖范阳著姓。

祖悊,仕...

小题1:c 小题2:D小题3:C小题1:C。

第,特意的意思。

小题2:D。

④⑤两句都是从侧面表现的。

小题3:鉴于上两题难度较大,此题设计得较简单。

主要考查了“候”的含义。

译文:卢怀慎是滑州人,大约是范阳的著名家族。

祖父卢悊,任官灵昌县令,于是成为灵昌县人。

卢怀慎在儿童时已经不凡,父亲的朋友监察御史韩思彦感叹说:“这个儿童的才器不可限量!”到他长大,中了进士,历任监察御史。

神龙年间,升任侍御史。

升任黄门侍郎、封爵渔阳县伯。

与魏知古分别掌管东都的选举事务。

开元元年,进任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三年,改任黄门监。

薛王舅舅王仙童暴虐百姓,御史台调查掌握了他的罪行,已经申报立案,这时又有诏书命紫徽省、黄门省覆核查实。

卢怀慎与姚崇上奏说:“王仙童罪状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怀疑,那么其他人怎么还能够相信呢?”于是结案。

卢怀慎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事务都推让给姚崇,自己则概不专断,当时人讥笑为“陪伴吃饭的宰相”。

又兼任吏部尚书,因疾病恳请退休,被批准。

去世,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为文成。

留下遗言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

玄宗对此十分伤悼并感叹。

卢怀慎清廉俭朴不经营产业,衣服、器物上没有用金玉做的豪华装饰,虽然地位尊贵但妻子儿女仍然寒冷饥饿。

得到的俸禄赐物,毫不吝惜地给予朋友亲戚,随给随无,很快散尽。

赴任东都去掌管选举,随身用具只有一个布袋。

得病后,宋璟、卢从愿去看望,见铺的席子单薄而破旧、门上没挂帘子,适逢有风雨刮来,举起席子遮挡自己。

天晚了摆饭招待,只有两盆蒸豆、数碗蔬菜而已。

临别时,卢怀慎握着二人的手说:“主上急于求得天下大治,然而在位年久,对勤勉稍有些厌倦,恐怕要有险恶之人乘机被任用了。

你们记住这些话!”到治丧时,家里没有留下储蓄。

玄宗当时将要前往东都,四门博士张星上言说:“卢怀慎忠诚清廉,始终以正直之道处世,对他不给予优厚的赏赐,就不能劝人从善。

”于是下诏赐他家织物百段,米粟二百石。

玄宗后来回京师,在鄂、杜间打猎,望见卢怀慎家围墙简陋低矮,家人像办什么事,就派使节驰往询问。

使节回来报告说是卢怀慎死去二十五个月后的大祥祭祀,玄宗于是赏赐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

得病后,宋璟、卢从愿去看望,见铺的席子单薄而破旧、门上没挂帘子,适逢有风雨刮来,举起席子遮挡自己。

卢叔武的文言文翻译

阳斐,字叔鸾,北平渔阳人也。

[一]父藻,魏建德太守,赠幽州刺史。

孝庄时,斐于西兖督护流民有功,赐爵方城伯。

历侍御史,兼都官郎中、广平王开府中郎,修起居注。

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

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梁人曰:"羊来已久,经贵朝迁革,李、卢亦诣宅相见,卿何致难?"斐曰:"柳下惠则可,吾不可。

"梁主乃亲谓斐曰:"羊侃极愿相见,今二国和好,天下一家,安得复论彼此?"斐终辞焉。

使还,除廷尉少卿。

石济河溢,桥坏,斐修治之。

又移津于白马,中河起石潬,两岸造关城,累年乃就。

东郡太守陆士佩以黎阳关河形胜,欲因山即壑以为公家苑囿。

遗斐书曰:"当谘大将军以足下为匠者。

"斐答书拒曰:"当今殷忧启圣,运遭昌历。

故大丞相天启霸功,再造太极;大将军光承先构,嗣绩丕显。

国步始康,民劳未息。

诚宜轻徭薄赋,勤恤民隐,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古之帝王亦有表山刊树,未足尽其意;下辇成宴,讵能穷其情。

正足以靡天地之财用,剥生民之髓脑。

是故孔子对叶公以来远,酬哀公以临民,所问虽同,所急异务故也。

相如壮上林之观,扬雄骋羽猎之辞,虽系以隤墙填,乱以收□落网,而言无补于风规,祗足昭其愆戾也。

" 寻转尚书右丞。

天保初,除镇南将军、尚书吏部郎中。

以公事免,久之,除都水使者。

显祖亲御六军,北攘突厥,仍诏斐监筑长城。

作罢,行南谯州事,加通直散骑常侍,寿阳道行台左丞。

迁散骑常侍,食陈留郡干。

未几,除徐州刺史,带东南道行台左丞。

干明元年,征拜廷尉卿,迁□大将军,兼都官尚书,行太子少傅,徙殿中尚书,以本官监瀛州事。

抗表致仕,优诏不许。

顷之,拜仪同三司,食广阿县干。

卒于位。

赠使持节、都督北豫光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中书监、北豫州刺史,谥曰敬简。

子师孝,中书舍人。

卢潜,范阳涿人也。

祖尚之,魏济州刺史。

父文符,通直侍郎。

潜容貌伟,善言谈,少有成人志尚。

仪同贺拔胜辟开府行参军,补侍御史。

世宗引为大将军西合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机事强济,为世宗所知,言其终可大用。

王思政见获于颍川,世宗重其才识。

潜曾从容白世宗云:"思政不能死节,何足可重!"世宗谓左右曰:"我有卢潜,便是更得一王思政。

"天保初,除中书舍人,以奏事忤旨免。

寻除左民郎中,坐讥议魏书,与王松年、李庶等俱被禁止。

会清河王岳将救江陵,特赦潜以为岳行台郎。

还,迁中书侍郎,寻迁黄门侍郎。

黄门郑子默奏言,潜从清河王南讨,清河王令潜说梁将侯瑱,大纳赂遗,还不奏闻。

显祖杖潜一百,仍截其须,左迁魏尹丞。

寻除司州别驾,出为江州刺史,所在有治方。

肃宗作相,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左丞。

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拥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扬州刺史,□潜与琳为南讨经略。

琳部曲义故多在扬州,[二]与陈寇邻接。

潜辑谐内外,甚得边俗之和。

陈秦、谯二州刺史王奉国、[三]合州刺史周令珍前后入寇,潜辄破平之,以功加散骑常侍,食彭城郡干。

迁合州刺史,左丞如故。

又除行台尚书,寻授仪同三司。

王琳锐意图南,潜以为时事未可。

属陈遣移书至寿阳,请与国家和好。

潜为奏闻,仍上启且愿息兵。

依所请。

由是与琳有隙,更相表列。

世祖追琳入京,除潜扬州刺史,领行台尚书。

潜在淮南十三年,任总军民,大树风绩,甚为陈人所惮。

陈主与其边将书云:"卢潜犹在寿阳,闻其何当还北,此虏不死,方为国患,卿宜深备之。

"显祖初平淮南,给十年优复。

年满之后,逮天统、武平中,征税烦杂。

又高元海执政,断渔猎,人家无以自资。

诸商胡负官责息者,宦者陈德信纵其妄注淮南富家,令州县征责。

又□送突厥马数千疋于扬州管内,令土豪贵买之。

钱直始入,便出□括江、淮间马,并送官□。

由是百姓骚扰,切齿嗟怨。

潜随事抚慰,兼行权略,故得宁靖。

武平三年,征为五兵尚书。

扬州吏民以潜戒断酒肉,笃信释氏,大设僧会,以香华缘道,流涕送之。

潜叹曰:"正恐不久复来耳。

"至邺未几,陈将吴明彻渡江侵掠,复以潜为扬州道行台尚书。

五年,与王琳等同陷。

[四]寻死建业,年五十七,其家购尸归葬。

赠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兖州刺史。

无子,以弟士邃子元孝为嗣。

士邃,字子淹,少为崔昂所知,昂云:"此昆季足为后生之俊,但恨其俱不读书耳。

"历侍御史、司徒祭酒、尚书郎、邺县令、尚书左右丞、吏部郎中,出为中山太守,带定州长史。

齐亡后卒。

潜从祖兄怀仁,字子友,魏司徒司马道将之子。

怀仁涉学有文辞,情性恬靖,常萧然有闲放之致。

历太尉记室、弘农郡守,不之任,卜居陈留界。

所著诗赋铭颂二万余言,又撰中表实录二十卷。

怀仁有行检,善与人交,与琅邪王衍、陇西李寿之情好相得。

曾语衍云:"昔太丘道广,许劭知而不顾;嵇生性惰,钟会过而绝言。

吾处季、孟之间,去其泰甚。

"衍以为然。

武平末卒。

怀仁兄子庄之,少有名望。

官历太子舍人、定州别驾、东平太守。

武平中都水使者,卒官。

怀仁从父弟昌衡,魏尚书左仆射道虔之子。

武平末尚书郎。

沉靖有才识,风仪蕴...

祖莹勤学成才 的翻译

原文: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

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

生徒悉集,莹夜读老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

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翻译: 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遒人。

父亲叫季真担任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职务 祖莹,字员珍是范阳道人。

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十二岁时是中书的学生。

喜欢学习,迷恋读书,日日夜夜的学习,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禁止他但是不能够使他停下来读书,他经常偷偷地在暗地里藏着蜡烛,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蜡烛读书,用他的衣服遮盖窗户,害怕漏光,被家里人发觉,因为这件事情他的声誉更加被传开了,里里外外的亲属都叫他圣小儿,他特别喜欢写文章。

中书监的高允每次感叹说:“这个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最终会大有作为的。

当时中书博士的张天龙在讲解《尚书》,把其中的内容都讲解了。

学生们都聚集来听,莹在夜里读老倦,不知道天亮了,老师催促着讲课十分急切,他于是就错拿了住在同一个房间的学生赵郡李孝怡的《曲礼》卷就去听课了。

博士严厉,他不敢再回去,于是就在前面行礼,背诵多篇,不遗漏一个字。

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任职作为太学学士....

王逸少风流才士原文及翻译

注:《王逸少风流才士》选自《颜氏家训杂艺篇》颜氏家训杂艺篇 作者:颜之推 原文:真草书迹,微须留意。

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承晋宋馀俗,相与事之,故无顿狼狈者。

吾幼承门业,加性爱重,所见法书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遂不能佳者,良由无分故也。

然而此艺不须过精。

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

韦仲将遗戒,深有以也。

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唯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萧子云每叹曰:“吾著《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

”王褒地胃清华,才学仇敏,后虽入关,亦被礼遇,犹以书工,崎岖碑碣梁氏秘阁散逸以来,吾见二王真草多矣,家中尝得十卷,方知陶隐居、阮交州、萧祭酒诸书,莫不得羲之之体,故是书之渊源。

萧晚节所变,乃右军年少时法也。

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至梁天监之间,斯风未变。

大同之末,讹替滋生,萧子云改易字体,邵陵王颁行伪字,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

至为一字,唯见数点,或妄斟酌,逐便转移。

尔后坟籍,略不可看。

北朝丧乱之馀,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猥拙甚於江南,乃以“百”“念”为“忧”,“言”“反”为“变”,“不”“用”为“罢”,“追”“来”为“归”,”“更”“生”为“苏”,“先”“人”为“老”,如此非一,遍满经传。

唯有姚元标工於楷隶,留心小学,后生师之者众,泊于齐末,秘书缮写,贤於往日多矣。

江南闾里间有《画书赋》,乃陶隐居弟子林道士所为。

其人未甚识字,轻为轨则,托名贵师,世俗传信,后生颇为所误也。

画绘之工,亦为妙矣,自古名士,多或能之。

吾家尝有梁元帝手画蝉雀白团扇及马图,亦难及也。

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

萧贲、刘孝先、刘灵,并文学已外,复佳此法。

玩阅古今,特可宝爱。

若官未通显,每被公私使令,亦为狠役。

吴县顾士端出身湘东王国待郎,后为镇南府刑狱参军,有子曰庭,西朝中书舍人,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

彭城刘岳,囊之子也,仕为骠骑府管记、平氏县令,才学快士,而画绝伦。

后随武陵王入蜀,下牢之败,遂为陆护军画支江寺壁,与诸工巧杂处。

向使三贤都不晓画,直运素业,岂见此耻乎?孤矢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现德择贤,亦济身之急务也。

江南谓世之常射,以为“兵射”,冠冕儒生,多不习此。

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於准的,揖让升降,以行礼焉,防御寇难,了无所益,乱离之后,此术遂亡。

河北文士,率晓“兵射”,非直葛洪一箭,已解追兵,三九宴集,常縻荣赐。

虽然,要轻禽,截狡兽,不愿汝辈为之。

算术亦是六艺要事。

自古儒士论天道。

定律历者,智学通之。

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

江南此学殊少,唯范阳祖恒精之,位至南康太守。

河北多晚此术。

医方之事,取妙极难,不劝汝曾以自命也。

微解药性,小小和合,居家得以救急,亦为胜事,皇甫谧、殷仲堪则其人也。

《礼》曰:“君子无故不彻琴瑟。

”古来名士,多所爱好。

洎于梁初,衣冠子孙,不知琴者,号有所阙。

大同以末,斯风顿尽。

然而此乐音音雅致,有深味哉!今世曲解,虽变于古,犹足以畅神情也。

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

戴安道犹遭之,况尔曹乎!译文:对於真书、草书等书法技艺,是要稍加留意的。

江南俗谚说:“一尺书信,千里相见;一手好字,人的脸面。

”今人继承了东晋刘家以来的习俗,都在这书法上用功学习,因此从没有在匆忙中弄得狼狈不堪的。

我小时候受到家庭影响,加上本身也很爱好书法,所见到的书法字帖很多,而且临帖摹写也颇下功夫,可就是不能达到很高的造诣,确实是由於缺少天分的原因。

然而这门技艺没必要学得太精深。

否则就要能者多劳,智者多忧,常被人家役使,更感到累赘。

魏代书法家韦仲将给儿孙留下“不要学书法”的训诫,是很有道理的。

王羲之是位风流才子,潇洒不受约束的名人,所有的人都只知道他的书法,而其他方面特长反而都被掩盖了。

萧子云常常感叹说:“我撰写了《齐书》刻印成一部典籍,书中的文章弘扬大义,我自以为很值得一看,可是到头来却只是因抄写得精妙,靠书法使我出了名,也真是怪事。

” 王褒出身高贵门第,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后来虽然到了北周,也依然得到礼遇。

因为擅长书法,他常为人书写,困顿於碑碣之间,辛苦於笔砚之役,他曾后悔说:“假如我不会书法,可能不至於像今天这样劳碌吧?”由此看来,千万不要以精通书法而自命不凡。

话虽如此,地位低下的人,因写得一手好字而被提拔的事例很多。

所以说:道业不同的人,是不能互相谋划的。

梁武帝秘阁珍藏的图书、字画散失以后,我见到了很多王羲之、王献之的真书、草书作品,家里也曾获得十卷。

看了这些作品,才知道陶隐居、阮交州、萧祭酒等人的字,无不是学王羲之的字体格局,可见王羲之的字应是书法的渊源。

萧祭酒晚年时的字有所变化,改变的就是转向王羲之年轻时所写的隶书。

两晋、刘...

“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礼之”是什么意思?: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