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儒家的恕道讲的是什么?需要具体一点的。谢谢。

儒家的恕道讲的是什么?需要具体一点的。谢谢。

恕道浅述

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说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篇,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复:「其恕乎」。此即中国传统的读书人所传习的忠恕之道,或单提一个恕字,称为恕道。

孔子将恕字教给子贡时,惟恐子贡不知如何在这个字上用工夫,于是加以诠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话是行恕道者的根本依据。

己所不欲的欲字,在礼记中庸里即是愿字。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孔颖达疏:「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他人有一不善之事施之于己,己所不愿,亦勿施于人,人亦不愿故也」。勿施于人的施字亦作加字讲。论语公冶长篇,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马融注:「加,陵也」。陵是居高临下之象,有强人所不欲的意思。

古注以礼记大学所说的「絜矩之道」来解释恕道,很能得其要旨。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所恶于上下等等,例如在上位者以不合理的事情加之于我,为我所恶,我即不可如此使令我的下级。又如我的下级对我阳奉阴违,不尽职责,为我所恶,我即不可如此事奉我的上级。他如前后左右,都以此类推。如此不以自己所恶之事加诸上下前后左右,即是恕道。所以郑康成说:「絜矩之道,善持其所有,以恕于人」。

子贡曾子皆以恕道而成大贤,吾人仰慕先贤道德,应当以恕道自励。随时不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圣训。己所不欲的事情,不论古今,都是多得难以悉数,且就当前习见的略举几条,以供研讨。例如噪音是我所不欲,推想他人,谅必与我同感,因此,我看电视时,即不可放大声音,开车时不可乱按喇叭,更不可在公园里用扩音器强迫大众听我唱歌或演讲。又如水污染、空气污染、果菜农药余毒,都是我所不欲,我想也不会有人所欲,因此,我的工厂不可任意排废水,冒黑烟,我的果菜农药未消除,不可采收出售。我是儒生,我尊敬孔子,崇信儒经,如果有人毁谤孔子,或写一些不三不四的文章,拿孔子开玩笑,或者断章取义,曲解儒经,把儒家学问说得一文不值,是我所痛恶。我想各宗教徒对于他们的教主经典,也是这样尊敬维护。因此,我即不可毁谤各教教主,不可曲解各教经文。这样列举下去,「不可」的事情太多太多。然而愈多「不可」,愈能增进恕道,人与人间,国与国间,宗教与宗教间,愈能化戾气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恕字的功效由此可见一斑。

孔子教育以仁为中心,如何行仁,那就是恕。如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孔子答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尽心篇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刘宝楠论语正义引程瑶田论学小记进德篇说:「恕者行仁之方也,尧舜之仁,终身恕焉而已矣。勉然之恕,学者之行仁也。自然之恕,圣人之行仁也。能恕则仁矣」。学者学恕,由勉强而行,求近其仁,进而求其大道,一则修己,一则安人,终身行之,可以不愧为中国人。

——摘自《儒学简说》 徐醒民教授著

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于《论语·颜渊篇》,指的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关于交友之道的句子

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于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左传》欲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晋书》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宋·朱熹)宽而栗,严而温〈淮南子〉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雨果)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宽容是文明的惟一考核(海尔普斯)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宽容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叔本华)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爱之深,责之严(法国)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宠是害,严是爱训你是爱你,宠你是害你家不严招贼,人不严招险教不严,师之隋欲成方圆,规矩必严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责人要宽,责己要严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刻苦自己,厚待别人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己要厚,责人要薄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警句解读:宽则得众。

——语出〈论语·阳货〉。

意为: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语出〈荀子·非相〉。

意为:君子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昧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

...

《伦语》中写安贫乐道的句子

论语里都是做人之道的吧,,,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名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在学习时时常的复习学过的知识,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逾越规矩。

”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所得。

” 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智慧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过失)。

”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译文 孔子说:“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所以称他为‘文’。

”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译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

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

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译文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

儒家的恕道讲的是什么?需要具体一点的。谢谢。: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