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佛法的根本是什么呀?

佛法的根本是什么呀?

佛法的根本教义就是通过四圣谛十二缘法而讲述的缘起性空。

当年舍利弗尊者看到马胜比丘威仪庄严,就问马胜比丘的老师是谁。马胜比丘回答说是释迦牟尼佛。舍利弗又问马胜比丘的老师讲的是什么呢根本教义是什么。马胜比丘回答说:“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请佛教同修开示?

关于佛家的句子有很多,以下为摘自《金刚经》、《六祖坛经》以及《心经》的部分经文。

如下: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金刚经》大意: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金刚经》大意: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金刚经》大意: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

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金刚经》大意: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大意: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

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金刚经》大意: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金刚经》大意: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

何况一切不是法呢!8、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金刚经》大意: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金刚经》大意: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金刚经》大意: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金刚经》大意: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

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大意: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金刚经》大意: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

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4、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金刚经》大意: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5、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金刚经》大意: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金刚经》大意: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7、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金刚经》大意: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18、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金刚经》大意: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

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19、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金刚经》大意: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0、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大意: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

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21、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刚经》大意: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金刚经》大意: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3、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金刚经》大意: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

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4、如来说...

佛经中有哪些经典语句?

1、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4、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5、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

6、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8、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9、末后一句,始到牢关。

锁断要津,不通凡圣。

10、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11、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有些不是佛经中的

跪求佛法中的四句偈

经典的佛偈 缘起偈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香偈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

三力偈 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 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

三谛偈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涅盘经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亚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消除宿业障,同登无上觉。

布施偈 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

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诞生偈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黄昏偈 此日已过,命即衰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初夜偈 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 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 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 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四第一偈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亲,涅盘第一乐。

施舍得道偈 虽得积珍宝,嵩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爱而似无爱。

以苦为乐像,狂夫之听厌。

菩萨行偈 常当摄身行,而不杀盗淫, 不两舌恶口,不妄言绮语, 心不贪邪欲,无恚不毒想, 舍离诸邪见,是为菩萨行。

慈悲心偈 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 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

修行大喜心,同已所得法; 拥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

目连说方便偈 当速求方便,于此佛法众, 当除生死患,如象食竹叶, 若于此佛法,修诸无欲业, 已除诸尘劳,亦尽若源本。

法身舍利偈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佛祖开示婆罗门偈 所行非常,谓法兴衰; 夫生辄死,此灭为乐。

药师佛谈粥偈 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

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

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

妙色王求法偈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善宿王感化魔王偈 作福不作恶,皆由宿行法, 终不畏死经,如船截流渡。

世亲止欲偈 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

诸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

莫贪淫欲偈 勇者入定观,身心所与尘, 见已生秽恶,如彼彩画瓶。

水中捞月偈 此诸痴猕猴,为彼愚导师。

悉堕于井中,救月而溺死! 神秀悟禅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悟禅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论禅不在坐偈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庭前柏树子偈 出入云闲满太虚,元来真相一尘无。

重重请问西来意,唯指庭前一柏树。

释迦牟尼说倒惑偈 未香以涂身,并熏衣缨络。

倒惑心亦尔,谓从已身出。

如彼丑陋婢,见影谓已有。

庞蕴举家修行偈 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

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王安石论戏场偈 诸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

心知本相同,所以无欣怨。

苏轼地狱变相偈 我闻吴道子,初作丰都变; 都人惧罪业,两月罢屠宰。

此画实无相,笔墨假和成; 譬如说食饱,何处生怖汗? 乃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若人了此言,地狱自破碎。

苏辙呈顺禅师偈 中年悟道觉前非,邂逅相逢老顺师。

搐鼻经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锥。

枯藤破衲师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

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黄庭坚自赞偈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 作梦中梦,见身外身。

宋濂赞永明延寿偈 我与导师有宿因,般若光中无去来。

今观遗像重作礼,忽悟三世了如幻。

灵山一会犹俨然,愿证如如大圆智。

张拙随顺世缘偈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爱欲缠绵偈 如火盖干薪,增长火炽然; 如是受乐者,爱火转增长。

薪火虽炽然,人皆能舍弃; 爱火烧世间,缠绵不可舍。

六祖得法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六祖>中说顿悟法门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宁执有如须弥山,莫执空如芥子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一定请佛教高手开示一下???

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简介 中央大日如来 中央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为密宗金刚界五方如来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

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佛土是第一佛土,此佛土名色究竟净土。

藏文名称意思是不在任何之下,亦即无上超越美得难以想像、难以言说;此一卓越境界名为法界。

法界不是具体的境界或单独的处所,法界是因见色蕴本性而获得的证悟。

当你得见色蕴本性时,即证得与其相应的佛土法界。

你可以用完美之身显现此一证悟,而大日如来本尊便是这种显现的代表。

在此过程当中,无明烦恼转成法界体性智无明的本性。

如是,五蕴及五烦恼都变为清净或回归本性了。

此处所谈的一切,皆无单独的个性,而是以形像代表五烦恼、五蕴等之本性。

例如,色蕴的本性是大日如来本尊,他坐在有莲花、月轮为垫,由八只雪狮抬着的宝座上。

每只雪狮皆象征证悟色蕴本性,八只雪狮合在一起,象征圆满证得法界体性智。

莲花与月轮所象征的是方便与根本智。

藉着方便与根本智,我们克服迷惑与妄想,从而将诸恶业转为善业。

大日如来本尊面为白色,象征无垢、无恶。

他右手持法轮,象挣法轮常转,左手持铃,象征他以和蔼、慈悲、可亲的能力法度施教。

东方不动如来 东方不动如来佛土是第二佛土,此佛土名喜悦净土,藏文名称意思意为真乐。

它以真乐为名,是因生该土者即不再退转,亦不变异。

这是证悟了列为第五蕴之识及与识相应之嗔烦恼的本性上嗔烦恼的藏文名称意思是比单纯的怒强烈。

证悟了嗔的本性,你便能把嗔转化为真乐,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你的心态是没有恐惧、毫不迟疑。

因了知嗔的本性而成就之智为大圆镜智。

不动如来是象征证得真乐与无畏佛土的本尊。

不动如来坐在由八只大象抬着的宝座上。

大象被认为是体力最大的动物,象征嗔于诸烦恼中最强。

不动如来代表此最强烦恼之被征服、平定和转化。

不动如来面为蓝色,象征法性不变。

他特金刚杵与铃,表示其一切所作皆为利他,而且全无缺点或错失。

金刚杵象征无误,铃象征凡有所作,皆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为之。

南方宝生如来 南方宝生如来代表平等性智:南方宝生如来佛土是第三佛土,此佛土名具德净土,藏文名称意思是,意即赋有光荣。

此土之佛赋有光荣,乃因他具有成觉的一切品性和能力。

第三佛土之本尊是宝生如来。

宝的意思是宝贵,生的意思是宝贵之源。

由于所有成觉的光荣都可能在此佛上获得,故其本尊自己乃成宝贵之源。

此佛土在五蕴方面得以净化转化的烦恼是我慢的受蕴,其转化后的清净状态是平等智。

宝生如来是增益行的本尊,因而面为金黄色。

他坐在莲花上,千有由八匹马抬着的月轮及宝座。

古代最快的运输工具是马,所以马象征我们何等迅速的能生起本尊我慢。

宝生如来右手持如意珠,左手持铃。

如意珠象征宝坐如来能有求必应,凡求助于他或向他虚心求教的人,都能立即获得满愿。

如意珠也表示这种成就是自然而有,无需费力。

宝生如来左手所持之铃,表示他满足求者愿望的方式,不是冷酷严苛或令人难以接受,而是自自然然、和蔼可亲。

西方阿弥陀佛 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

西方阿弥陀佛佛土是第四佛土,此佛土名为极乐,乃因其中从未闻苦、从不受苦。

在此阶段所转化的烦恼是贪,所净化之蕴是想蕴。

于贪欲的转化中所证得之智是无分别智。

此佛土的本尊是无量光。

我们称这位本尊为阿弥陀无量光,其实他还有成千的其他名号。

另一常用的名称是无量寿。

阿弥陀坐在莲花与满月轮上,其下的宝座由八只孔雀抬着。

孔雀象征美丽动人,也象征贪欲,因为我们一见美丽动人的东西,即起贪心,恋恋不舍。

阿弥陀面为红色,右手持莲,左手持铃。

花瓣光润之莲,象征修弥陀法可令修者之心平和而安适。

同时,莲花还象征我们之生于轮回,有如莲花之长于污泥;一旦开悟,我们即解脱轮回的痛苦,如莲花之出于污泥而不染。

北方不空成就佛 北方不空成就佛佛土是第五佛土,此佛土名胜业净土,藏文名称意思是行为,是完全,是圆满。

所以此佛土名叫;诸行圆满。

于中一切想做之事皆可轻易成就。

诸行圆满,即是指此易成就性。

此佛土所转化的烦恼是嫉妒,所净化之蕴是行蕴。

嫉妒转化后,便成为成所作智。

象征这种成就的本尊或佛性,是不空成就如来. 不空成就如来的藏文名称意即成就一切的智慧。

不空成就如来宝座下的象征性动物,依不同的仪轨而有异。

一种是象征烦恼不安,另一种是象征成就。

有时,不空成就如来的宝座是由一种名叫"CHUCUOG"的动物抬着。

这种动物像水牛,爱争先. 抬宝座的有八只,象征嫉妒,老是想比别人强的那一种烦恼. 。

有时为了象征不空成就如来的成就,他的宝座是由神话中一种名叫桑桑的鸟抬着。

此鸟具有人身、鸟翼和角。

古时很多人都出海寻宝,据说寻宝的人,只要能闻桑桑声,即使未见其面,亦能当下成就所欲。

虽未露面,桑桑的叫声还是极具影响力。

这当然是不空成就如来的特质;他有能力成就一切。

不空成就如来面为绿色。

由于绿是多种颜色混合而成,故其含意是此一本尊行多种行,能达成多种目的。

他右手持双金刚(...

望佛教师兄开示??

很好啊,能够抵抗住各种诱惑的人真的不多,学佛就是要五欲六尘都看破,放下才行呢。

建议你看看净土五经,末法时代念佛法门是最稳妥的。

http://boruo.goodweb.cn/(般若文海),这里有。

再推荐你印光大师开示的十念法门: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

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

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

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

念毕礼佛三拜而退。

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

此名十念法门。

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

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

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

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

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

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

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

念数虽少,功德颇深。

求佛教中的经典句子,最好能用作议论文中的论据,与社会,理想,...

佛教的经典语录很多,我认为最经典的是:一>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二》寒山问舍得:“人家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骂我、骗我时如何处治?”舍得:“只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四》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五》持身正大、见吾不释有何妨;存心僻、任尔烧香无点益。

引用:http://zhidao.baidu/question/35457516.html?an=0&si=4

佛教当中印光法师最为经典的开示是什么?有没有知道的师兄给说一下...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

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行行持当中非常重要。

一开始练习时很不好受,难度极大。

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会习惯下来。

无苦不成道!夸奖赞美我们的,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打击我们的人,当他在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的道业,这是逆增上缘。

要藉此去磨练“无我相”,要心能转境而不被境所转。

此乃西方的资粮,要接受,要承担,内心还要感谢他们给你一个修忍辱的租会,无忍不成道!别人不想吃亏而不做的,我们要发欢喜心去做。

不好吃的东西而别人不想吃的,我们要发欢喜心去吃。

修行就是要吃亏!要心量打开才能去除贪嗔痴等等的坏种子。

否则吃不了一点亏,受不住别人的一两句说话,就是没有修行。

老实念南无阿弥陀佛且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念佛时请不要计算念了多少句,否则心存贪念——贪多,这就难以专一,不专注在佛号上就非老实念佛。

很难达到至上层的境界——念佛三味。

尽量做到念佛念至对境无心,保持清净心,平常心,无好无坏。

以静坐去把生命原有的潜能唤醒过来,希望以较快的速度去寻回自己身上不生不灭的佛性,令“身心清净而得大自在,智慧涌现而成为觉者。

”要回光返照,常常作出自我检讨。

常思己过,则近“道”矣!一发觉有错误,就要马上进行修改,从一切境中去调整自己。

每一个人要将几十年的习气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工夫!当你有感觉“艰苦、烦恼”的时候,这就是在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考验,这时你必须运用智慧来降伏心念上的障碍,拿出修行的精神来克服万难。

因为“有境才好修,无境不成道。

”除了自己正当职业的上班时间外,其余空闲时间,不要吃喝玩乐,要对上述几点精进努力,莫放逸,假以时日,经过艰辛的锻炼后才有可能获得法喜或法昧,般若智慧在你的内心自然而然的显现,到时你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明白修道的奥妙所在!...

佛法的根本是什么呀?: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