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今汝成立,当以还汝,是什么意思。

今汝成立,当以还汝,是什么意思。

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些东西还给你。

今:如今,现在。

汝:你。

成立:成家立业,指长大。

当:应当。

以:把。

还:归还。

祝你学习进步,望采纳!如有疑问,请追问。

今汝燕私之处,入户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出自《韩...

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

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章名单句意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大有帮助。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例⒈故人具鸡黍。

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具鸡黍。

例⒉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于是'是两个单音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能误读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例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例⒉盖大苏泛赤壁云。

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四、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正确划分节奏。

例⒈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解析:'虞山'是山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王毅'是姓名,'叔远甫'是字,姓名和字之间朗读时也要停顿,因此,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识,就很难正确划分这句话的节奏。

例⒉侍中侍郎郭攸之。

解析:'侍中'、'侍郎'都是官职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即,侍中╱侍郎╱郭攸之。

五、'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

解析:这句话应这样划分节奏:'余闻之也╱久'。

如果误将'也'看作是谓语前面的副词状语,就容易误读为'余闻之╱也久'。

六、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

例⒈先帝不以臣卑鄙。

解析:'先帝'是主语,'以'是谓语,'臣卑鄙'是宾语,'不'作'以'的状语,故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先帝╱不╱以╱臣卑鄙。

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很容易误读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例⒉此庸夫之怒也。

解析:'此'是这句话的主语,'庸夫之怒'作谓语,因此,这句话的节奏可以划分为:此╱庸夫之怒也。

不能误读为:此庸夫╱之怒也。

七、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例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这是四字骈句,应该两句一顿,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例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这是一个非四字骈字句,可按意义划分节奏,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八、根据文意确定停顿。

例⒈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解析:'不病',没有生病的人。

'以为功',即,以之为功,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根据文意,这句话的节奏可以划分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而不能误读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例⒉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解析:前一个'乐',用作动词,以┄┅为乐;后一个'乐',名词,乐趣、快乐。

'乐其乐'就是以其乐为乐。

据此,这句话可以这样划分节奏: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不能划分为: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例⒊其一犬坐于前。

解析:'其一',其中一只狼。

'犬',修饰动词'作',即'像狗一样'。

因此,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其一╱犬坐╱于前,而不能划分为:其一犬╱坐于前。

下面提供一些古诗文朗读停顿方法,供参考:一、按意义兼顾章节来划分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五言诗,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

按节奏单位可划分为“二二一”如: 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

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 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二、借助古汉语词语特点,做好停顿。

1、借助古汉语中多单节词,做好停顿。

例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正确的朗读节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借助词的古今义做好停顿。

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的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不是今天所说的“妻子”。

这句的朗读节奏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又如:可以一战。

“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可以”,朗读时的节奏为:可/以一战。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在文章中,有表示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语领起时,在这些词后稍加停顿。

例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的节奏为: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如还有:(1)、若夫/霪雨霏霏。

(2)、其/如土石何?(3)、盖/大苏泛赤壁云。

( 4)、盖/追先帝之殊遇。

(5)、故/君子有不战。

4、“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

此句朗读时的节奏是:...

《卖油翁》节奏划分?

展开全部 《卖油翁》陈/康肃公/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

文言文的朗读节奏怎么划分

文言文语句节奏的划分:一、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四、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五、“而”字后应该停顿。

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1.“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

2.“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么而表示顺接,也就是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续。

3.“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

4.“而”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六、节奏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七、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八、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九、“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如作句尾语气助词则不作停顿。

十、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十一、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主、谓、宾)。

二、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

三、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正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确定文言文停顿节奏的前提。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打好扎实的文言基础,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语感。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翻译: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

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翻译:喜欢宴请客人,他的俸禄微薄,常常不使(俸禄)有剩余。

这些句子停顿是根据上面节奏划分规律之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和规律之六:节奏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A.余幼时/即嗜学翻译: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B.断句应改为:益慕/圣贤之道翻译:二十岁成人以后,我更加敬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C.无/鲜肥滋味之享翻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D.烨然/若神人翻译:光彩照人的样子,如同神人。

这些句子停顿是根据上面节奏划分规律之十: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这里A项突出“年幼时”,所以在“年幼时”后停顿是对的;B项强调的是“益慕”,所以在“益慕 ”后停顿才对,再则,“圣贤之道”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不可分开,这项就错了;C项突出强调的是没有鲜嫩、好吃的肉菜,“无”后停顿是对的;D项是突出光彩照人的样子,所以“烨然”后停顿是对的。

如何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

展开全部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拓展资料一、白话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

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

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

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二、作品赏析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

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

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

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

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

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

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

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

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

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

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

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

陈涉世家全文划分句子这是原文,请划分一下句子节奏,若有回答马上...

一、《天净沙·秋思》的1~3句的节奏划分如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二、原文如下: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诗哥节奏划分规律:诗的节奏主要是由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造成的。

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体整齐的字数;二是大体整齐的句式;三是朗诵或歌唱时。

停顿的次数也是大体整齐的。

或者说是有一定规律的。

我国古代诗歌可分为齐言诗、杂言诗两类,应当说其形式都是大致整齐的。

但又略有不同。

先来看齐言诗。

例如在四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两顿,二二句式: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在五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三顿,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而在七言诗中,一般是四顿,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句式: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 以上是自先秦至汉魏六朝古诗节奏句式的一般特点。

南朝齐梁之后,随着汉字四声的发现,诗人注意到平上去入按照一定的规律交错互用,会产生一种特别悦耳的音调效果,于是反复试验,结果就形成了字数、句式、音韵等皆有严格要求的近体诗——格律诗。

常见的格律诗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等。

这里的关键是平仄。

所谓平仄,是古人对汉字四声的归纳,与现代汉语的四声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和二声(即阴平、阳平),仄声是上、去、入三声的总称,其中上声相当于三声,去声相当于四声,而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消失,转入到其他各声调中去了。

赵元任在《国音新诗韵》中曾对这五音的标准读法作了说明,指出这五声若交错相间地排在一起,可造成高低起伏而有一定节奏感的效果。

五言或七言格律诗的句式与古体诗节奏句式基本相同,如: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但为保持意义单位的完整,句式不一定这样细分,而可以采取比较粗略的方式,即五言为二三句式,七言为四三或二五句式,如: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无题》) 格律诗与古体诗的最大区别,是要求词语平仄交错,以造成音调抑扬顿挫之美。

所以,格律诗的节奏不仅来自顿数的安排,更来自平仄的交替互用。

简言之,平仄格式是格律诗的要素。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四种基本句型:第一句型:仄仄仄平平,第二句型:仄仄平平仄。

第三句型:平平仄仄平,第四句型:平平平仄仄。

七言律诗不过是五言律诗的扩展,它也有四种基本句型:第一句型: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句型: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三句型:仄仄平平仄仄平,第四句型:仄仄平平平仄仄。

诗人创作五言或七言格律诗,就是以上句型的交替互用。

这种平仄交替互用的基本原则是:在本句中交错,在对句中对立。

例如陆游《书愤》的三、四句:楼船在雪瓜洲渡,平平/仄仄/平平/仄 铁马秋风大散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是五律或七律,还要求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用对仗,押韵也有诸多限制。

在今人看来,格律无疑限制了诗人表达的自由,闻一多曾喻为“戴着镣铐跳舞”。

但在古人那里,这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竞技,也是一种挑战,所以唐宋以来不甘示弱的诗人们,无不以格律诗来展示他们炉火纯青的诗艺,而读者往往也是由吟味节奏入手而逐渐领略诗意的。

再看杂言诗。

譬如我们所熟悉的《诗经?魏风?伐檀》的句式且就是参差不齐的杂言诗。

全诗三章,试以第一章为例: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此章共九句,四言4句,五言1句,六言2句,七言1句,八言1句,我们读起来仍然觉得节奏很鲜明,为什么呢?首先是押韵。

其次是除第一句外,再把虚字“兮”字去掉,漪字读轻声,都能以三个字结尾,如“河之干”、“清且涟”、“三百廛”、“有县貆”、“不素餐”,很有规律。

第三,除个别长句子外,...

今汝成立,当以还汝,是什么意思。: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