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奋起还击是不是成语

奋起还击是不是成语

不是成语,成语应该是:奋起反击

常见于现代文学,

也有不少白话文写古代战事也用到。

奋起反击意思就是:快要被打败的时候突然开始全力反击。在节节退败的时候,振作起来,紧紧赶上去。

奋起还击这些是褒义的还是贬义请把它

1

已经深了,窗外还是绚丽多彩的礼花,爆竹的“噼里啪啦”声也此起彼伏。好热闹啊!

2

现在呢,每年的

腊八节我们也会做上一锅。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热气腾腾、香香甜甜的腊八粥,聊天谈

笑,享受天伦之乐。

3

晚上,我们一大

家子人围在一起,喝着香喷喷的粥,聊着家常事,体会了平凡的幸福。

4

也只有这绚丽礼

花和声声爆竹才提醒我们新年快到了

5

不过这剩下的烟

花爆竹最能烘托节日气氛,亲友团聚也恰恰是春节最大的意义

奋起还击是什么意思

快要被打败的时候突然开始全力反击。

奋起还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这个

褒义词

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的日本鬼子人仰马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急。

热爱祖国,反抗侵略,讴歌民族勇士

77事变和9 18事变有什么区别

77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从此全面抗战爆发,中日两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9.18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序幕,当时的东北实际上还是地方军阀主政,蒋介石政府只是把他当作是地区冲突,开战未断交。

祝您天天进步!

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的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教学重点]

目标中的2、3,目标1中的造句。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主要板书计划]

卢沟桥烽火

敌军 我军

7月7日深 全副武装 喝 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

当天晚上 抱头鼠窜 悄悄

可耻下场 英勇顽强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1、抄写词语。

2、填写成语。

3、造句。

4、组词、多音字组词。

[课外]

1、抄默词语

2、把课文复述给父母听

3、完成练习册。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4、指导学生书写词语。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

2。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解决问题:

事先请同学预习,搜集有关历史材料,这时可请学生自己汇报预习成果,并及时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解释加点字

同仇敌忾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第一、第二段,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第二段。

3、能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一、复习

出示词语,指名读。

1.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2、学习第二段。

(1)读每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交流并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3、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

按三个时间,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日军 我军

全副武装 喝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通过理解这些词语,让学生体会这显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行为”

指导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计划的。

第二天凌晨

日军 我军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

通过理解“震耳欲聋”“吼叫”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的画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我军的表现,体会我国守军不怕强敌的英雄气概。

通过理解“人仰马翻”等词语来体会在我军面前,侵略者必然遭到的惨败的下场。

当天晚上

日军 我军

抱头鼠窜 悄悄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我军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及敌人的可耻下场。

指导朗读

(5)换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听录音,加深印象

看板书,同桌互相复述

指名复述

(6)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第三、第四段。

2、指导造句。

一、复习

1.指名说说“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局势及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2.指名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过渡:日寇岂肯就此罢休?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及声援

(3)指导朗读好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解疑。

(3)你们知道,中国军民是怎样英勇的抗击侵略者的呢?

(4)讨论,引导学生体会抗击侵略者战斗的激烈。

三、指导造句

1.逐步

(1)指名读带有“逐步”的句子

(2)这里的“逐步”是什么意思?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么样?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2.万籁俱寂

四、延伸作业

搜集一个战争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其他同学听,从中体会军队的善战和战士的英勇。

教后感:

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一重点组织教学。而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所以我重视了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实践证明,朗读确实是学习此类教材的好途径。

(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9课题)

4.解题:指名读“烽”(f6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浯:

kouxiaodie

日寇硝烟哭爹喊娘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去掉拼音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魔爪咽喉挑衅

日寇控制号召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同仇敌忾猝不及防

万籁俱寂如火如荼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叫·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

①“九一lk"事变后的局势,

出示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东部。

华北: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带。

通过看地图、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指导朗读。

②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

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

(4)齐读第一段,小结: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2.学习第二段:

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

第二天凌晨

敌军我军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狈举、冒

理解“震耳欲聋”、“吼叫”、“疯狂”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上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同仇敌忾”、“冒着炮火”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

①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

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指名读,体会形势之危急。

②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指导朗读:“天津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连用三个“!”?

③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自由读,齐读。

重读“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大批”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渎,渎刁;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①序幕:本指多幕剧第一幕前的一场戏,用以介绍剧中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样?

(逐步提高,逐步开展工作)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1)指名说说“万籁俱寂”的意思。

(2)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万籁俱寂”?

(3)用“万籁俱寂”说一句话。

5、小结

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残败。

半截蜡烛的教案:

故事记叙的是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紧张激烈的战斗。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最好学习一下有关二战的历史。

课 题

23、半截蜡烛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学习时间

第(一)课时

学 习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23 半截蜡烛

2、 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 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 学生交流。

4、 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 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 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 检查自学情况。

(1) 读准字音。

(2) 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 讨论主要内容。

学 习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4、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 课堂练习

1、 写字练习。

2、 用钢笔描红、临写。

3、 抄写词语。

教后感:

课 题

23、半截蜡烛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 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学习时间

第(二)课时

学 习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 学习第一段

1、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 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 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 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 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 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 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 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 指导编排课本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半截蜡烛》。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导: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徐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两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三、作业: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附:

1、介绍二次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2、介绍《马赛曲》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丹阳市实验小学 徐留军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 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语文,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导今后的课程教学。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

故事记叙的是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紧张激烈的战斗。

萧华的人物简介

肖华他出生于贫苦工人家庭。其父母都是共产党员,他家是中共兴国县地下党组织的交通站。其父母后来都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生命。肖华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代投身革命,经常担任送信任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20日参加兴国暴动。在暴动的头一天晚上,他邀集几名共青团员悄悄摸到全城反动分子的门前,在门上用木炭画了记号。暴动时,暴动队伍按记号把全城反动分子一网打尽。伪公安局长肖敬安被抓获。

1929年4月,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三纵队来到兴国城,肖华第一次见到了他。毛泽东在潋江书院崇圣举办了“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肖华是年龄最小的学员。同年12月,年仅13岁的肖华便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他奔走区乡,发动青年参加共青团组织,还以共青团员为骨干,组织少年先锋队。他的组织才能深得毛泽东称赞。1930年3月被调入中国工农红军,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1933年夏,肖华主持全军青年工作会议,向中央提出了在青年中扩大红军,创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不久,在中央苏区掀起扩红高潮,组建起“少共国际师”,17岁的肖华被任命为师政治委员,他率领这支年轻的队伍投入反“围剿”激战。1934年,在广昌驿前高虎脑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率领少共国际师同国民党军展开白刃格斗,与兄弟部队一起挫败了敌军三个主力师的进攻。长征中肖华任红一军团组织部长、二师政治委员。1935年3月21日,他指挥抢渡乌江先遣部队,冒着风雨,勇猛果敢再渡乌江,巩固和扩大乌江渡口阵地,使红军主力安全渡过了乌江。在越过大凉山时,他率先遣队向彝民耐心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协助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在强渡大渡河战斗中,他带领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入敌阵,速战速决。到达陕北后,他参与指挥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战役。在东征的兑久峪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不幸左腿负伤。

抗日战争开始时,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关战斗。1937年11月,任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与陈光一起指挥了广阳、义棠镇、午城、井沟等战斗。

1938年6月,年仅22岁的肖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于1938年7月中旬率领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晓行夜宿,渡过汾河,穿过同蒲路,横跨太行山,越过津浦线,深入敌后的冀鲁平原,于1938年9月27日抵达山东乐陵县城。国民党委派的乐陵县长牟宜之没想到肖华如此年轻,说还是个“娃娃”,从此,八路军“娃娃司令”的名字便在冀鲁边不胫而走。挺进纵队到达冀鲁边后,肖华深入发动群众,迅速打开了局面,创建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肖华出任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员,加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鲁西的政治、军事力量。由于肖华所部英勇善战,当地群众称之为“肖华支队”。1940年7月,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讨逆军,肖华任华北讨逆野战军政治委员、鲁西行政公署主任。他和司令员宋任穷一起,发动讨伐汉奸石友三战役,共歼石军2万余人,铲除了石友三顽固派的社会基础,粉碎了敌人妄图挤走八路军的企图。1943年3月,中央批准成立新的山东军区,肖华任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协助罗荣桓指挥山东军民粉碎了日寇的频繁“扫荡”。抗战胜利后,肖华奉命率山东部队4个师横跨渤海,进军辽东,并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在东北,他指挥部队长途奔袭,歼灭日伪残余2万余人和难以计数的小股土匪。1946年1月5日,国民党第五十二军空袭沟帮子、盘山地区,夺取营口。肖华指挥部队奋起还击,歼敌1759人,取得保卫营口首战胜利。从营口撤出后,又与号称“国内无敌”的国民党新六军及五十二军大战沙岭子,三战本溪,击毙敌五十二军副军长郑明新、二十五师师长刘世懋。撤出本溪后,肖华又指挥部队发起鞍(山)海(城)战役,歼敌一八四师五五一团和五五团一个营,毙伤敌人1200余名,俘敌团长以下官兵2100余名,迫使敌师长潘朔端率2700多人起义。党中央、毛泽东专门致电表扬:“鞍山战斗打得很好。”1946年10月,杜聿明亲自指挥8个师计10万之众再次进攻辽东,与肖华较量。肖华成竹在胸,选择杜聿明号称“千里驹”的敌二十五师开刀,主动放弃安东城,诱敌二十五师孤军冒进,在新开岭打伏击。肖华亲赴前线指挥。战斗结束,共毙伤敌团长以下3150人,俘敌师长李正谊、副师长段培德以下5877人,敌二十五师8000余人全部被歼。新开岭战役,创造了东北民主联军在解放战争中首次歼灭敌人一个师的先例。1946年11月后,肖华出任中共南满分局副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最早的领导人之一。在围困长春战役中,他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积极展开政治攻势,争取了国民党六十军和新七军先后起义和投诚,和平解放了长春。

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肖华任“四野”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3月31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北平香山接见并宴请各位“四野”师以上干部。当肖华给毛泽东敬酒时,毛泽东笑着说:“肖华,你我多年不见,可是我的耳朵长得很,你一时司令,一时政委,一时山东,一时东北,出息好大哟!”

新中国成立后,肖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他致力于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参与领导制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1954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他创作的《长征组歌》,周恩来生前一共看过7次演出,能一字不漏地唱下全部歌词,在弥留之际还提出再听一次《长征组歌》。“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制造了“总政阎王殿”大冤案,对他进行恶毒诬陷和残酷迫害,使他身陷囹圄达七年之久。1975年恢复工作后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中共甘肃省委书记。他努力探索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略战术和政治工作,总结新时期部队建设的经验,写出了《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重要论文。生前著作还有《铁流之歌》、《艰苦岁月》等。1977年4月肖华出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韩先楚在为肖华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说:“肖华同志在很长时间里担任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是我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肖华同志文武兼备,军政兼优。论武,他有统军之才,当过纵队司令、军区司令;论文,他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从红军的青年部长一直到人民解放军的政治部主任;论才,他能诗善文,《长征组歌》早已家喻户晓。因此,周恩来总理说肖华人才难得……”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35年,曾被选为国际共产主义青联第六届执行委员。1949年7月,被选为第二届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理事。

1985年8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肖华病逝于北京,享年69岁。

肖华之妻:王新兰

后代:肖华和妻子王新兰共有5个孩子。1944年在沂蒙王新兰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肖雨。1945年肖华率部挺进东北后,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又出生了。男孩下面,又是3个女孩。分别是肖雨、肖云、肖霜、肖露、肖霞。

史姓的由来。知道的朋友告诉下。谢谢。

史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五。

寻根溯源

1、据《路史》所载,仓颉为黄帝时史官,其后人便以官为氏。

2、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西周初年有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太子言行和重要史事、管理中典籍的史官)史佚,其后人有以官为氏者。

3、隋唐时,西域康国支庶有史国,为“昭武诸国”之一,史国有入居中原者,遂以国名为氏。

4、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唐代有突厥族阿史那氏,改姓史。

5、少数民族史姓。土族史卜氏,汉姓为史。另满、蒙、白等族均有史姓。

中国为什么抗日

当时中国国力与日本的国力相差悬殊,中国自清末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给日本后,国势大衰。民国建立之后又是军阀混战,发展缓慢。至抗战军兴以前,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弱国。而日本自从在甲午战争中大胜中国,得到了清廷巨额赔款以后,国势大增。至1937年,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国。抗战前夕,中日两国国力根本就不是在一个数量级上。

其实中国经历了“14年抗战”,即由1931年9月18日起,中国人民已掀起规模浩大的抗战活动,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前后共14年减去35天。所谓“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国共合作,全面抗战起,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皇裕仁宣布投降为止,正好是八年又四十天。

奋起还击是不是成语: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