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最后一课的特殊含义

最后一课的特殊含义

最后一课的特殊含义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八七○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摰诙?酃?纳ブ訑。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悲壮诗篇——读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龙怀珠

摘要《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练,重大的主题和题材,生动饱满的人物形家,洗炼简洁的风格,朴素无华的语言,使这两个短篇不失为小巧玲珑、极富艺术魅力的文坛珍品,经久流传,不但至今仍可供我们欣赏和借鉴,而且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最后一课》 《柏林之围》 哈墨尔先生 儒夫上校 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都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这两篇脍炙人口的小说,篇幅都不大,却囊括了极为丰富的生活内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表现了深刻的主题。

这种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真是令人赞叹不已。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作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经历了战争生活,目睹了法国战败的惨状,受到了人民爱国精神的感染,使都德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的创作源泉。他每星期发表一篇短篇小说,合在一起共三十多篇。1873年,这部短篇小说集以《星期一故事集》(又译《月耀日故事集》)出版,即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结晶。

这部小说其中有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如《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场台球》等,显示了作者爱国主义新的创作境界。这组作品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及其将领的卑劣无能,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侵略的意志,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这两篇反映普法战争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发生的。当时,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为了扼杀国内日益增长的革命运动,巩固波拿巴皇室的统治,破坏并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以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于1870年7月向普鲁士宣战,挑起了欧洲近代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但事与愿违,战争一开始,法军就连连失利,特别是1870年9月在法国东部的色当所进行的一次决战,法军更是溃不成军,路易?波拿巴也被普军俘虏,成了阶下囚,8万6千法军官兵全部投降。历史上有名的野心家、普鲁士首相律斯麦在打败法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之后,进而率兵进攻法国,长驱直入,一举攻到巴黎城下,将巴黎团团包围。普军所到之处,烧杀枪掠,无恶不做,激起了法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忿怒。这时的战争性质,已由法国对普鲁士的挑战变成了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法国各地人民被迫起来自卫,拿起武器抗击普鲁士侵略者,奋力保卫祖国。但法国临时拼凑起来的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却同普鲁士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凡尔赛协定》,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东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使这两个地区人民遭异族蹂躏,饱尝亡国之苦。《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就是以此为题材,直接描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短篇。《最后一课》通过主人公小弗朗士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见闻感受,描写普鲁士侵略者对沦陷在他们铁蹄下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人民进行文化专制,强令学校改教德语的暴行,以及当时人民对祖国的留恋和热爱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爱国精神。《柏林之围》通过主人公儒夫上校的个人悲剧,描写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围困、攻陷的苦难现实,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把主人公的命运,与法兰西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描写普法战争,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反映此类主题的作品,作家往往少不了着力揭露敌人烧杀淫掠的暴行,和刻画人民群众英勇顽强的抗敌斗争。但是,深谙短篇小说艺术的都德,却别具一格,表现同一主题,他却以不同角度选取多样化的题材,并没有正面直接地描写敌人的疯狂和人民的反抗。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这两个短篇在选材上独具特色,即只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件,选取极平凡却又含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典型片断,来表现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大主题。这两篇小说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慷慨激昂的场面。《最后一课》选择受战争损害最大、受侵略者摧残最深的地区—阿尔萨斯一个乡村学校所发生的故事,作为小说题材,反映普鲁士人对占领区人民进行文化侵略,不准他们再教法语,而改教德语这一政治事件,揭露普鲁士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罪行,歌颂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柏林之围》通过一个瘫痪老军人的故事,把巴黎被围的残酷现实与主人公想象中的法军攻克柏林的胜利对照起来,既表现了法国人民深沉的亡国痛苦,又反映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感情。都德正是抓住了普通人物在特定条件下热爱祖国的非凡表现及崇高感情,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集中表现出来,从而收到取材新颖,思想深刻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异常感人。

对于读者来说,乡村小学校的日常生活,上课,下课,贪玩小学生的逃学真是司空见惯;退役老军人在病中的美好幻觉,进攻,追击,攻占敌国的都城并非不可思议。然而,小说从平凡生活中所提炼出来的这一堂课,这一位老军人的幻觉,却是极不平凡的题材:此时此刻,大家对“最后一课”的依依不舍,使祖国语言仿佛成了祖国尊严的化身,人们沉痛庄严地向祖国语言告别;巴黎沦陷,老军人垂危时刻的梦幻的破灭,气氛是那样的严肃、悲壮,巴黎人民被揉碎了的心在流血。以一斑而见全豹,阿尔萨斯人民亡国之恨,巴黎百姓陷城之苦,被淋漓尽致描写了出来。这些都是法国战败后的惨状,它仿佛是阿尔萨斯人同祖国分离的缩影,巴黎沦陷时法国社会的一个侧面。就在这样平凡的题材中,都德表现出了这样深刻的社会内容,最自然最真实地流露出了法国人民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

都德是通过小说人物的思想、言行和容貌去组材、去反映爱国主义思想主题的。《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小弗朗士,原是一个贪玩的俏皮小学生,迟到或者逃学,在他已经习以为常。学习不用功,回答不上老师的课堂提问,对于他更是家常便饭。可是当他上这“最后一课”的时候,领悟到国土的沦亡,以后不能再学习祖国语言的道理,却变成了一个聪明,敏感,憎爱分明的懂事儿童。“祖国”,已成了他唯一的思想。在他的眼中,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言一行,无不与祖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刚刚尚觉沉重讨厌的课本,一下子变成像舍不得分手的老朋友,因为那上面是祖国的语言,它就标志着“祖国!”新发的字模上都是美丽的花体字,上边全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在小弗朗士眼中,它们好像是一面面小国旗。刚入学的初级小学生不会写字而在专心画“一横一竖,”似乎那也算是法国字。甚至从屋顶上鸽子咕咕鸣叫声里,小弗朗士也联想到侵略军该不会强迫它们用德语唱歌。所有这些,都蕴藏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交响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作品的另一主人公哈墨尔先生,他是一个热心教育,热爱祖国,对学生严厉的老教师。他在这所学校辛勤教书四十年,这里的草木房舍,物物件件,他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亲手栽的啤酒花也绕着窗口爬上了屋顶,他一旦离开这里怎能不伤心!所以,当他接到命令不能再教法语,在离开学校的前一天,上最后一课的庄严时刻,他身着礼服,结上领结,戴好丝帽,那么严肃、庄重。这最后一课,他也一反严厉的常态,对学生是异常温和。对于小弗朗士的迟到,他非但未责备,反责备起自己。他用祖国语言“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牢记祖国语言,以唤起反抗侵略者的斗志。这堂课,他讲得特别耐心,恨不得在离开前,把自己的全部知识灌塞给学生。讲完这最后一课,该下课放学了,他一句告别之类的话也难以说出,只是奋力写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充分表现他的高度爱国热忱。小弗朗士和哈墨尔先生的思想、言行、举止的刻画描写,无不和爱国主义思想密切相关,和爱国主义主题紧紧相连,其选材真可谓匠心独到。

这两篇小说的题目也别具一格,含义深刻。“最后一课”使人见题思义,它直接体现了作品的思想意义。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学校不能再教法语,法国人民沦为异国奴隶,丧失了自己的国籍,不能学习自己的语言,这真是千古恨事。作者就是通过这最后一课”反映法国人民的悲愤心情和爱国精神,以教育亡国的人民不要忘了祖国,必须牢记祖国语言,为驱逐敌人,恢复国土而努力。题目的作用在此,小说的主旨也在此。《柏林之围》名为“柏林之围”,实为“巴黎之围”,小说用重病垂危的一个老军人想象中的法军围困柏林的故事,描写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的现实,表现巴黎被围和沦陷的悲剧色彩,反映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感情。这个题目发人深思,从反面揭示着小说的主题。

这两篇小说的每段每句和每个情节都是和其题目紧密关联,相互呼应的。小说的开头即开门见山,直接切题。如《最后一课》的第一段:“那天早晨,我很迟才去上学,非常害怕挨老师的训,特别是因为哈墨尔先生已经告诉过我们,他今天要考问分词那一课,而我,连头一个字也不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下子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一目了然。这“一课”已为下文产生悬念,引起读者注意,和题目“最后一课”相呼应。在全文中,“最后一课”共出现过四次,都有深刻含义。特别是小弗朗士发自内心的独白:“啊!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是小弗朗士目睹了“最后一课”的动人情景后,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强烈感叹,这深切有力的语言,概括了他的全部感受,抒发出他心里已蕴藏着的强烈的爱与恨,交织着悲和愤,突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小说最。后以“课上完了……去吧。”作结,既是和开头相呼应,也是和题目相呼应,这里,故事情节达到高潮,小说也在这里戛然而止,余意无穷,耐人寻味。

《柏林之围》开头同样真接点题:“我们一边与韦医生沿着香榭里舍林荫大道往回走,一边向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探究巴黎被围的历史。……”巴黎被围的情景,巴黎沦陷的惨状历历在目,千疮百孔,满地弹坑,不由使人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小说接着由这位老军人—儒夫上校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巴黎被普鲁士人围困攻陷的悲惨现实,而正面描写的却是儒夫上校想象中的法军节节胜利,直到攻克柏林,凯旋而归。两相对照,尽管人们会对儒夫老人的可怜幻想惨然失笑,但也不能不为老人的美好意愿产生敬仰之情。小说最后以“一支黑压压”的普鲁士军队进入巴黎,身着军服,站在高楼阳台上欢迎法军凯旋归来的儒夫上校发现了德军,发出“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这一声惨叫,挥着手臂,跄跄踉踉,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结束。巴黎沦陷,儒夫上校死亡,这位老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跃然纸上。

富有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写,是都德这两篇小说的又一突出特点。作者十分擅长对人物进行符合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写,用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这两篇小说都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手法(《柏林之围》虽然开头一段和其后各段的“我”是两个人,但还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手法),《最后一课》以主人公小弗朗士自述,本身就便于描写心理活动,不仅表露出“我”的心灵,同时还以“我”的感受描述了哈墨尔先生的心理活动;《柏林之围》以韦医生叙述懦夫老人的故事,通过“我”(指韦医生—笔者注)的眼见耳闻,揭示出了主人公儒夫上校的心理活动。作者在分别描写这一小(小弗朗士)二老(哈墨尔先生和儒夫上校)的心理活动时,处处准确地把握住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从而使这些形象十分真实、生动。充满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也是都德这两篇小说的一大特色。自称是一副“感觉的机器”的都德,具有“点金之术”,极善于用敏锐的感觉处理素材,普通的、无生命的事物,经他用人物的感觉这个“金指”一点,一下子就变成活生生的吸引人的东西。

《最后一课》开篇,作者就通过小弗朗士的独特心理感受描写了上学路上的自然景色:“天气多么温暖!多么晴朗!”“白头鸟在林边的鸣叫声不断传来,锯木厂的后面,黎贝尔草地上,普鲁士军队正在操练。这一切比那些分词规则更吸引我;……”

温暖的天气,在林边啼叫的鸟儿。甚至普鲁士兵的例常操练,都被点染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那样“吸引”人。同样,对于哈墨尔先生任教和生活了吗十年的教室和院子的描写,也是溶进了小说人物的深厚感情:“四十年来,他就一直待在这个地方,老是面对着这个庭院和一直没有变样的教室。只有那些条凳和课桌因长期使用而变光滑了;还有院子里那株核桃树也长高了,他亲手栽种的啤酒花现在也爬上窗子碰到了屋檐....?…他就要离开眼前的这一切了,这对他来说是多么伤心的事啊!”

由于小弗朗士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哈墨尔先生被迫离去的沉痛、依恋心情,所以,他眼里教室内的课桌、椅子,院子里的核桃树、啤酒花,都带上了浓郁的感情色彩,都好像对老主人的离去充满惜别之情,怎能不使人感动!

特别精彩的是在上最后一课的时候,老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那一段环境描写:“每个人是那么专心!教室里是那么肃静!这情景可真动人。除了笔尖在纸上划写的声音外,听不到任何别的声响。这时,有几个金龟子飞进了教室;但谁也不去注意他们,就连那些最小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专心专意在划他们的一横一竖,好像这也是法文……”

在这里,不仅直接描写了周围环境的安静,把孩子们珍惜祖国文字,专心致志地认真学习的心情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而且衬托出了小弗朗士那种孩子式的爱国思想感情。《柏林之围》中景物描写也不乏其例。小说一开头就写了一场围城战给巴黎留下的惨状:“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世界闻名的古都巴黎,遭到如此浩劫,真够凄凉!

儒夫上校煞费苦心为自己选择的能够参观法国军队凯旋而归的仪式的住所,他房间内摆满着自己所心爱的拿破仑时代的遗物,向外看,受到巨大的鼓舞,向内看,得到莫大的安慰。特别是令人瞩目的那些“黄袍夫人”的画像,她们的高贵身份,端庄风度,最能唤起人们对1806年—法军粉碎第四次反法“神圣同盟,”攻克柏林,拿破仑一世彻底征服普鲁士,使法兰西第一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的美好回忆。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描写,就突出地体现了他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更烘托出了他这位老军人特有的爱国性格。

还有使儒夫上校致死的普鲁士军队进城的那段景物描写:“……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紧紧的,巴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

“在那边,就在凯旋门的后面,有一片听不清楚的嘈杂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开过来了……慢慢地,军盔上的尖顶在闪闪发光,耶纳的小铜鼓也敲起来了,在凯旋门下,响起了舒伯特的胜利进行曲,还有列队笨重的步伐声和军刀的撞击声伴随着乐曲的节奏!……”作者“景物描写感情化”的特点。

所有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不仅起了烘托人物性格,从而深化主题的作用,而且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都德还广泛应用了白描手法,在这两篇小说中穿插了一些简洁而别有特色的细节描写。如《最后一课》中哈墨尔先生的服饰的描写:“……我们的老师这天穿着他那件漂亮的绿色常礼服,领口系着折叠得挺精致的大领结,头上戴着刺绣的黑绸小圆帽,这身服装是他在上级来校视察时或学校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

这样,就对刻画课堂不平常的、庄严的气氛及哈墨尔的内心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教室内外的桌椅树木,金甲虫的飞,鸽子的鸣,这此细节,都紧密地与描写孩子们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得既自然又从容,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如《柏林之围》中对儒夫上校的外貌描写:“他如果站起来,一定很高大;现在躺着,还显得很魁梧。他五官端正、漂亮,牙齿长得很美,一头卷曲的白发,八十高龄看上去只有六十岁……”

寥寥几笔,就将一个爱国老军人的形象活生生地刻画了出来,对烘托“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军人”“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的“老顽固”性格有很大作用。’特别是这位瘫痪老人把普鲁士军队进城想象为法军凯旋而归。而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意志力和突如其来的生命力站立起来,并穿戴得极其齐全的几笔白描,更是使这个形象呼之欲出:“……第二天早晨,正当普鲁士军队小心翼翼地沿着从玛约门到居勒里宫的那条长街前进的时候,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米尔霍特手下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

至于随着虚构的进攻战的节节“胜利”,“捷报”传来时儒夫上校病情的好转,精神的变化,这一切细节都是运用白描手法刻画出来的,既简洁又生动,使儒夫上校的形象饱满,性格鲜明。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篇小说的结尾都非常新颖别致,干净利索,余韵无穷。《最后一课》在“最后一课”结束后,作者出人意外地不去描写众多的人物的反应,没有表面地去渲染慷慨激昂的情绪,而只写了哈墨尔先生的一动、一静:他说不出一句话,只是奋力在黑板上疾书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接着就站在那里,头靠墙壁,不说话,用手表示—“课上完了……去吧。”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几个有力的大字,这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俨然似一尊浮雕的造型,寥寥数笔,就把哈墨尔先生强烈、复杂的情绪表露无遗,也把小说的思想境界推向了一个高峰,使那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久久地激荡在读者心中……

《柏林之围》的结尾也颇有深意,极为干练。普鲁士军队的进城,虚构的“进攻战”和“柏林之围”真相大白,儒夫上校幻想破灭,他的精神骤然崩溃,于是猝然丧命。儒夫老人的爱国心和荣誉感得到最后的升华,悲剧的气氛达到高潮。切肤的亡国之痛,炽烈的爱国之情,不能不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不能不使遭受异族侵略和他国统治的亡国人民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并没有展示像雨果《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事件,没有像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那样包涵着气象万千的社会内容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但是,它虽不是惊涛拍岸的大海,却是碧波粼粼的小湖。都德以饱含感情的笔端,以自己所熟悉的普通人为描写对象,选择足以表现社会本质的日常生活场景,小中见大,把社会意义巨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表现出深刻重大的主题。

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炼,重大的主题和题材,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洗炼简洁的风格,朴素无华的语言,这一切使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不失为小巧玲珑,极富艺术魅力的文坛珍品,经久流传,至今仍可供我们欣赏和借鉴,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悲壮诗篇——读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龙怀珠

摘要《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练,重大的主题和题材,生动饱满的人物形家,洗炼简洁的风格,朴素无华的语言,使这两个短篇不失为小巧玲珑、极富艺术魅力的文坛珍品,经久流传,不但至今仍可供我们欣赏和借鉴,而且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最后一课》 《柏林之围》 哈墨尔先生 儒夫上校 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都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这两篇脍炙人口的小说,篇幅都不大,却囊括了极为丰富的生活内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表现了深刻的主题。

这种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真是令人赞叹不已。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作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经历了战争生活,目睹了法国战败的惨状,受到了人民爱国精神的感染,使都德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的创作源泉。他每星期发表一篇短篇小说,合在一起共三十多篇。1873年,这部短篇小说集以《星期一故事集》(又译《月耀日故事集》)出版,即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结晶。

这部小说其中有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如《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场台球》等,显示了作者爱国主义新的创作境界。这组作品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及其将领的卑劣无能,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侵略的意志,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这两篇反映普法战争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发生的。当时,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为了扼杀国内日益增长的革命运动,巩固波拿巴皇室的统治,破坏并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以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于1870年7月向普鲁士宣战,挑起了欧洲近代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但事与愿违,战争一开始,法军就连连失利,特别是1870年9月在法国东部的色当所进行的一次决战,法军更是溃不成军,路易?波拿巴也被普军俘虏,成了阶下囚,8万6千法军官兵全部投降。历史上有名的野心家、普鲁士首相律斯麦在打败法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之后,进而率兵进攻法国,长驱直入,一举攻到巴黎城下,将巴黎团团包围。普军所到之处,烧杀枪掠,无恶不做,激起了法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忿怒。这时的战争性质,已由法国对普鲁士的挑战变成了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法国各地人民被迫起来自卫,拿起武器抗击普鲁士侵略者,奋力保卫祖国。但法国临时拼凑起来的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却同普鲁士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凡尔赛协定》,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东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使这两个地区人民遭异族蹂躏,饱尝亡国之苦。《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就是以此为题材,直接描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短篇。《最后一课》通过主人公小弗朗士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见闻感受,描写普鲁士侵略者对沦陷在他们铁蹄下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人民进行文化专制,强令学校改教德语的暴行,以及当时人民对祖国的留恋和热爱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爱国精神。《柏林之围》通过主人公儒夫上校的个人悲剧,描写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围困、攻陷的苦难现实,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把主人公的命运,与法兰西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描写普法战争,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反映此类主题的作品,作家往往少不了着力揭露敌人烧杀淫掠的暴行,和刻画人民群众英勇顽强的抗敌斗争。但是,深谙短篇小说艺术的都德,却别具一格,表现同一主题,他却以不同角度选取多样化的题材,并没有正面直接地描写敌人的疯狂和人民的反抗。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这两个短篇在选材上独具特色,即只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件,选取极平凡却又含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典型片断,来表现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大主题。这两篇小说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慷慨激昂的场面。《最后一课》选择受战争损害最大、受侵略者摧残最深的地区—阿尔萨斯一个乡村学校所发生的故事,作为小说题材,反映普鲁士人对占领区人民进行文化侵略,不准他们再教法语,而改教德语这一政治事件,揭露普鲁士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罪行,歌颂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柏林之围》通过一个瘫痪老军人的故事,把巴黎被围的残酷现实与主人公想象中的法军攻克柏林的胜利对照起来,既表现了法国人民深沉的亡国痛苦,又反映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感情。都德正是抓住了普通人物在特定条件下热爱祖国的非凡表现及崇高感情,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集中表现出来,从而收到取材新颖,思想深刻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异常感人。

最后一课的特殊含义是什么,从中我可以体会到哪些情感

最后一课会出现在很多阶段,没有特殊含义,只有一种含义,不用再来上课,再也不会来上课

最后一课主要描写的人物是 ,文章以 为线索,最后一课上的是一课 课,这堂课的特殊含义是 。

小弗郎士逃学上学的经历

人物: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含义: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是法语课

《最后一课》中最后一课上的是什么课?“最后一节”的特殊含义是什么?从中我么可以体会到哪些情感?

法国作家都德写的小说,最后一节学法文,即自己的母语,他们国家被占领,要求他们学德语,强行让他们忘记自己语言。这怎么可能啊!所以实质讲的还是爱国情感,有悲伤、不舍、憎恨等多种感情夹杂

《最后一课》中的“钟声”和“号角”有什么特殊含义?

“教堂祈祷的钟声”是表明最后一堂课即将结束,而“普鲁士宾的号角”意味着德语即将代替法语。更加衬托出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悲痛,渲染最后一课的悲凉气氛,也有警醒世人的作用。为下文起到了铺垫和烘托的作用。

《最后一课》: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有什么特殊含义?

教堂祈祷的钟声”是表明最后一堂课即将结束,而“普鲁士宾的号声”意味着德语即将代替法语。更加衬托出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悲痛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最后一课是什么

最后一课,即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

小标题: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你看,这对我——一个女人来说……破折号的意义

强调你是一个特定或特殊的女人。。。。。。。。。。。。。。。。。。

李可染的生平介绍

李可染概述

李可染(1907.3—1989.12),室名师牛堂,江苏徐州人。原名李永顺,曾用别号三企。擅中国画、美术教育,是中国山水画大家。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

李可染自幼习画,深受潘天寿、林风眠影响,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学画,曾在多所艺术院校任教。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李可染先生生平简介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徐州,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师范科学习。1929 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研习西画。1943 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1946 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为座右铭,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可染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出现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他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影响早已越出美术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1989年12月5日卒于北京寓所,享年82岁。 .

李可染先生往事略集

李可染,1907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取名永顺。父亲是贫农,逃荒到了徐州,先以捕鱼为生,后来又做了厨师。母亲是城市贫民。双亲均不识字。李可染的艺术世界充溢着大自然的万籁音响,而这个万籁奏鸣的世界在他童年时代已经潜入了他易感的心灵里了。

小时候第一次深深吸引他的声音,是一个沿街卖艺求乞的盲琴师奏出的悲凉琴声。此后,每当听到那悠长的、凄心楚楚的曲调,他便怦然心动,几乎落泪。常常,他暗随琴师,听他拉琴,默记弦音,深夜始归。11岁的可染从此谙识不少民间曲调,还自制了一把小胡琴,并拉得一手好琴。

42岁那年,李可染画过一幅现实题材的写意人物画《卖唱图》。这幅画在他一系列古典人物画中显得尤为特别。"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为女孩伴奏的盲琴师颤动的手指触动着琴弦,似正传出声声不断、如泣如诉、万分悲凉的琴声。那种真情实感,当是画家揉进了自己童年时代久已潜存的心音。 13岁那年,小学放暑假,可染在城墙垣道玩耍。靠城墙有一片园林建筑,名曰"快哉亭",后室有几位文人长者在作画。他顺城墙豁口滑下去,伏在窗外观看。从此一连数日,天不亮就在窗外候着,恋恋不舍。一位长者见他对画如此入迷,感叹道:"后生可畏!"画师们招呼他进去看画,从此可染便成了老画师们的"研墨童子"。大清早,他就提着小桶到井边汲水,研好墨,等着看长者作画。回到家里,他竟能把所见全幅山水大意背临下来,这使画师们大为惊讶,催促孩子拜山水画家钱食芝为师,原来这里是"集益书画社"活动的场所。

李可染正式拜师后,钱食芝为这个小学徒画了一大帧山水,并写了数十行跋文。附诗云:"童年能弄墨,灵敏世应稀。汝自鹏捕上,余惭鹢退飞。"钱食芝预感这个少年弄墨的童子将会如同大鹏展翅,相较之下,自己则如同鹢鸟冉冉倒飞了。1929年,对于22岁的李可染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个年份。那年,他超越了七年学历,报考西湖国立艺术院首届油画研究生。由于他现场所作的巨幅人体油画,画风雄厚大胆,被慧眼识才的林风眠校长破格录取。其实,那次是他第一次拿油笔,还是同时前来报考的山东青年张眺临阵教给他的。

可是,到了课堂上,他有点傻眼。他拿起从未曾拿过的炭条准备画素描,却不知从何下手。他自愧画拙,总是扣放画板,待教授来课堂指导时才翻正过来。画板一角写着一个"王"字,原来那是"亡"字的密码暗示,暗示自己,画不好素描勿宁死。"一八艺社"时期的青年李可染。1929年摄于杭州西湖"善福庵"住房前。左为挚友张眺,右为李可染,中为陈唯岑。

李可染的患难兄弟,就是那个临阵教他油画的青年张眺。张眺长可染五岁,与可染同时考入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部。因为他俩都是高个头、穿长衫、留头发;因为都是穷学生,同住在月租最廉的破旧危楼里;也因为同出同进,形影不离,亲如手足;还因为他们同是进步美术团体"一八艺社"的最早成员,人们称呼他俩是"西湖边上两兄弟"。

两兄弟不但用功画画,还勤奋读书。他们住的危楼就在尼姑庙"善福庵"的上方,庙里住着70多岁的老尼姑,天不亮就起来诵经,每当木鱼声声、香火袅袅之际,两兄弟也就起床掌灯晨读了。自定早课两小时,吃完早饭,然后到校上课。

张眺爱读西方哲学、文论,可染爱读中国古籍、画史。在张眺影响下,可染又读了不少世界文学名著。那时,可染和张眺都学油画,西湖国立艺术院的主导思潮是后期印象派,他们在画风上了一度接受了塞尚、高更的影响,但总觉得还有不足。张眺思想敏锐,评古论今,可染以他少时拜师习国画为底蕴,从原来不会画素描、油画,到后来名震全校,这样,两兄弟又有了各自的绰号:一个叫"张理论",一个叫"李艺术"。

“两兄弟”作为林风眠校长亲自主考的学生,李可染考前,得张眺之助,辅导他油画,竟一发而中,破格录取。张眺落榜,经一再申诉得以入学。他俩相互激励,学业进步得快。

三十年代初,两人都参加了"一八艺社"的进步美术活动,引起了当局注意和防范。一天,可染从图书馆回到住室,房门洞开,书刊、画页散乱满地,床被、垫褥全都大翻个。李可染一看,连自己的笔记本也给抄走了。张眺已被关押进了陆军监狱。

可染多次探监。第一次送了牙刷、毛巾、肥皂等日用品,后来又送了衣物。可染最后一次探监时,见张眺人瘦下去了。但张眺很乐观,隔着铁窗栏杆低声说:"你放心,我天天和狱友挤肩、撞膀子,锻炼身体,我还跟一个狱友学俄文……"

可染求救于林风眠先生,林先生出面作保,张眺终于获释出狱,但没有在学校露面,而是去了上海。后来他和田汉,同为左翼文艺运动领导人。又到了苏区,曾任苏维埃教育部长,但不幸在左倾路线下蒙冤罹难。当可染得知此情,已是半个世纪前发生的悲剧性往事了。

八十年代,可染依然深深地怀念当年"西湖边上的兄弟"张眺,他说:"在张眺同志教育影响下,我初步认识了中国社会和它的前途,初步认识了文艺上的正确道路。这对我一生都起了很大作用,是我终生不能忘记的。" 1938年,抗战初期,持调色板的李可染在武汉 1932年秋,杭州"一八艺社"进步美术活动遭禁,可染在林风眠校长关爱下,悄悄离开西湖返回家乡。九一八事变,激荡着爱国青年的热血,此时可染所在的徐州民众教育馆,以及他在那里兼课任教的徐州私立艺专,成了抗战宣传活动的中心。

李可染在民教馆里创办了抗战宣传室;同时创办了黑、绿两色石印的抗战画报,把抗战宣传室的活动内容,演化为更活泼、更通俗的形式,向广大观者群散播开去,在人们的心田里撒下拯救民族危亡的火种。

李可染人物抗战宣传画,是在九一八以后、七七事变之前开始的。1938年,他参加会聚武汉的文化大军是一个转折点,那年他由孤军作战汇入有领导、有组织的抗战宣传活动大潮。直到1942年前后,他才重新开始中国画的创作、研究。这位后来饮誉中外的当代山水画大师,在青春年月里,曾如此激昂地投身于抗战宣传画创作活动,大规模地、忘我地作画,持续10年之久。他先后完成的墙上壁画、布上宣传画、多种形式的宣传画,难以精确统计,少说也有200余幅。这对世界美术史说来,也算得上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的文化现象。从中可以窥见,作为爱国的艺术家,他胸中跳荡着一颗怎样热烈的中国心。

早年徐州民教馆陈列的宣传画,有油画、水彩、水墨、炭笔画……多种工具、形式、题材和品类。其中引人注意的是《甲午海战--九一八,日本侵华史》,以史实性照片、图片为贯穿线,配以漫画、宣传画,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蓄谋已久的侵华野心和罪行。

“八一三”以后,徐州民教馆以它固定的抗战宣传室为活动中心,又演化出新的分支:"抗战文艺宣传队"和"抗战宣传画巡回展"两种流动形式。李可染发起和组织、领导了徐州私立艺专的学生,邀集美术、戏剧、音乐界的朋友,联合走了街头,那时全国都在沸腾着抗日救国的洪流。

抗战宣传画激发了青年李可染的创造活力,他构思敏锐,落笔大胆迅捷,一个人创作起稿,同时就有7位学生紧跟着上色、书写美术字标题。这样画在大幅面白色竹布上的宣传画,完成了上百幅,由青年学生们张举游行,协同抗战文艺宣传队,在城乡巡回展示。两支人马:一支且唱且舞,演出街头话剧,另一支就在近处场地,举办抗战宣传画展。文艺宣传队演出到哪里,巡回画展就在哪里出现,互为配合,相得益彰,轰动城镇,观者如潮,收到极好的宣传效果,成为唤起民心、齐心抗战的响亮号角。

这项自发、自为的宣传活动,持续到1937年七七事变。当时,兵家要地徐州已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南北通途断绝。可染为谋求机会,持久深入地从事抗战宣传,绕道西安,向着武汉转移。

在由武汉经长沙、桂林、辗转重庆的途中,常常由美术开路,画笔打先锋,可染是最得心应手的画家之一。宣传画出现在城乡墙壁上,戏剧演出队、歌咏队随后便出现在街头。控诉日本侵略军破坏和平的家园,号召送棉衣给前线,呼吁援助挨饿受冻的难民同胞,反妥协、反投降、反对做顺民当汉奸,歌颂抗战英雄,成为宣传画的主旋律。其中一幅《敌人被打得焦头烂额了!》由李可染所作,他笔下鬼子兵的狼狈相成为败北日军的典型形象。许许多多街头演剧队,化装鬼子兵,竟不约而同地以此画中的形象为蓝本,其造型特点之鲜明,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1950年,李可染与恩师齐白石在北京齐宅合影

1947年,经徐悲鸿先生引荐,李可染终于有幸拜齐白石为师

齐白石是近代大写意花鸟巨匠,又是金石篆刻巨擘,但在当时,他的革新思想一再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走着他的"寂寞之路"。他第一次看到可染的写意画就十分欣赏、推崇,后来多次在可染画作上题写画跋,高度评价可染的创造精神。白石老人曾为李作《耙草歇牛图》题跋,老人写道:"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高手。"一语道破可染艺术的最大特点:不但精于勤,而且深于思。

李可染在齐师身边10年,每天为老人磨墨理纸,看齐师作画。白石老人的花卉,他一笔不画,但他认真学习了齐师的作画态度,用笔运墨之法,还有构思之奇伟,以及大胆独创的精神。

齐白石曾赠可染一枚构思奇巧的印章"树下童子",即树下一人。白石老人赠印时,对可染讲了两句古语:"李下不整冠,瓜田不纳履。"印章取其"不须整冠"、以洁身自好为做人本色之寓意。

1957年,可染访问德国期间,97岁的白石老人溘然长逝,可染未能及时赶回奔丧,未尽弟子之谊,成为他终生遗憾。

李可染拜齐白石为师,同时也求教于黄宾虹。

他第一次求教黄宾虹,是带了自己大约20幅作品去的。黄师见了可染笔下的那气质厚重、笔墨浑化的水墨钟馗,大为欣赏,兴奋之极,当即要把自己收藏的元代珍品《钟馗打鬼图》送给可染。可染因礼厚太重,敬辞未受。师生结缘,一见如故。

黄宾虹精于画史和鉴赏。他品评艺格高低,重要艺术标准是"纯全内美",一反轻薄浮华之气。黄宾虹70岁以后,山水艺术大成,最后形成其浑厚无比的画风。这一点,促进了可染以"厚重"为核心的审美观迅速成型。

1954年,李可染赴江南写生。那次,他前往黄师家,住了六七天。黄师用装在墙上的小滑轮将自己的藏画一一挂起给可染看,并一一品评,整整观赏了两天。可染见黄师因眼患白内障,戴着墨镜,仍然摸索作画,每日勾山水画稿,堆积成摞。有一天,到了晚上,黄师还在灯下一口气勾了七八张山水轮郭,这使可染十分感慨,喟叹"前辈老师用功之勤苦,实非我等后辈可及"。

黄师作画之勤,与齐师比肩,黄师对可染的厚爱,也与齐师等量。此次在黄师身边,黄师每日选一幅当天画稿送给他。可染临行告别,黄师亲送可染上路,走了很远,又以自书楹联相赠,作为纪念。谁知这竟是亲聆黄师教诲的最后一课。次年,黄师辞世。

奇险的蜀道、江城的朝雾、嘉定乐山大佛、夕照中的重庆山城、万县瀼渡桥,是1956年李可染最关键一次长途写生的重点景观。这次写生,历时8个月,春季由北京出发,冬季始归。

可染曾久居山城,重庆有许多美术界朋友,只要打个招呼,川省沿途都会有人热情接待。但既是诚心诚意来写生,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避免应酬分散了时间,也尽量不惊动朋友们,免得干扰各自的工作计划。此行,偕同研究生黄润华,始终以步代车,沿途作画。江上之行,露宿在木船甲板上;山路之行,就挤进骡马店、小客栈。餐宿简朴,途中很是艰苦,写生作画,虽不能"每发必中",空跑路无景入画的情况也是有的,但天天专注于一,总的收获很大。

有一天,写生之后,年近半百的李可染和二十几岁的黄润华都疲惫不堪,困乏万分,只好借宿在路边席棚客栈里。先生患有失眠症,好不容易刚刚入睡,一阵锣鼓,越敲越响,睡意一下子赶跑了。锣鼓敲近,惊天动地,年轻的黄润华也吃不住劲了。想到下半夜不好过,天不亮还要起身赶路画画,先生这才同意打电话给四川美协。著名版画家吴凡半夜接走了师生二人,真是一次不平凡的接待啊!想当年,可染先生任教重庆国立艺专,年轻的吴凡还是学生。他深知可染师品质为人,温和地嗔怪老师,早该通知来川行程,免受锣鼓之苦。此后染师每次见到吴凡,总要提到那四川锣鼓的威力,自嘲自笑。

然而,如此的鞍马劳顿之苦并不影响李可染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在他的后半生、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画的革新探索中,他先后10次到祖国各地写生,实践着他"到生活中去、到祖国壮丽山河中去"的创作信条。所到之处,他必观察探索自然景物风雨阴晴朝夕变幻之奇,完成了数百幅山水写生画稿。以此为标志,他的山水画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笔墨意境独树一帜,在国内外发生了重大影响。

1984年,可染题写"澄怀观道"四字,作为自己美学思想的总结和追求。"澄怀观道",借用六朝山水画家宗炳语,并赋予了新的含义。宗炳一生"栖丘饮壑,三十余年",好山水、爱远游,归来将所见景物绘于壁上,卧以游之,谓"澄怀观道"。自赞其至美、至乐之境,曰:"抚琴动操,令众山皆响。"

李可染以此四字,概括自己70年求艺悟道的真谛。他从现代视角,透析东方文化本源,展示中国画跨世纪的前景,升华了对山水画与自然天籁和现代人生活互相关系的美学思考。

李可染关于现代山水艺术价值的再认识、再评价,促成了他的一系列山水新作的诞生:《山林之歌》、《夏山滴翠》、《千山响杜鹃》、《林茂鸟竞归》、《雨后瀑声喧》、《家在崇山茂林烟霞里》、《人在万木葱茏中》,这些有声有色、声色并茂的山水画,不仅开拓了雄迈的精神境界,而且形成了新的艺术语言体系,新的表现技巧。

他晚年自创"密林烟树法",使墨体块、强逆光的山水,疯然改观。茂林、夕阳、瀑布、飞鸟、归鸦,自然万象……悠然于一片葱茏烟云之中,结构成浑化无极的绿色音响的世界。

澄怀观道,大道圆通,一体运化,万籁奏鸣,正是李可染大师终其一生求索的真境界。

画作故事

《万山红遍》: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于2007年5月28日的中国近现代画拍卖会上,李可染的《万山红遍》经过热烈竞投后,以35,040,000港元高价成交,打破画家作品最高成交价世界纪录。

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当中的《万山红遍》高131 厘米,宽84厘米,为此系列作品中较大的一帧,甚具收藏价值。此作画功独特,扣人心弦,充分体现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精华,实为难得之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举国欢欣,人民对新的生活充满期盼;五、六十年代,毛泽东诗词成了不少艺术家的创作题材,故此以毛泽东诗词为题的画作不计其数,“万山红遍”更是当时最为欢迎的名句之一。该时候许多画家绘画秋山红叶,被美术史家称之为“红色山水”,“红色”亦被赋予红色政权统治中国的政治含义和时代特征。

此画以巨碑式丰满构图,用了大量得自故宫内府的朱砂,通红一片,在谧静中包含无限喜悦。作家为了突出“红”字,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使画面效果格外强烈,视觉魅力非凡,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层次丰富;林间的白墙、山上的飞瀑和山下的流泉,互相衬托,极具气势,成了画面的亮色,而前景的溪涧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印章印语

《可贵者胆》——一九五四年出外写生用此印语。以自勉一九八六年,岁次丙寅书于师牛堂。"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框。

《所要者魂》——一九五四年出外写生前镌用此印语。 一九八六年 丙寅四月 可染于师牛堂"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是我打出来前刻的两方印章。"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框,"魂"者,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

《为祖国山河立传》——祖国河山壮丽,理应精心描画。一九八六年,岁次丙寅四月书吾山水印语可染。

《废画三千》——自励印语 一九八六年 岁次丙寅 可染于师牛堂怕画坏是没出息的。只要用心画,画坏了没有关系。我有一方图章,叫做"废画三千",就是鼓励自己不要怕画坏。因为怕画坏,就墨守成规,不敢突破,总在自己的老圈子里转,这是一种惰性的表现,是很难进步的。(李可染自释)

《孺子牛》——鲁迅先生联语云 俯首甘为孺子牛 此语给我们启发教育 吾因此开始画牛 并名我画室为师范牛堂 今逢鲁迅先生诞辰百年纪念 写此以志敬仰 一九八一 可染并记

《七十始知己无知》——50年代,我几次外出写生,背着学生的画具,每天跋山涉水,行程数万里;力求创造有现实生活气息、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新山水画。现在不知不觉已是七十以外了,我总结了一下,刻了一方图章"七十始知己无知",意思是天地之大,万物之广,道理之深,自己所学所知,微不足道。总结自己,七十生涯,深感无知,要从"零"学起。(李可染自释)

《峰高无坦途》(赠周恩聪)——此吾七十总结印语 书赠恩聪同学共勉 一九七八年 可染

其他作品有:《可贵者胆》2、3,《所要者魂》2、《语不惊人》等。

画作话语及主要作品

《一叶知秋》——立轴、设色彩本,67×37cm

四十年代,李可染转向中国画创作时,他的人物画创作表现出更成熟的个人风格,充分地反映了他艺术个性中潇洒放逸的性情。这种风格特色一直保持到晚年,成为其艺术审美表现中与山水画雄浑厚重审美趣向对立统一的一个重要的互补因素。

题句:"正问秋消息,一叶落中庭。"

郭沫若题:"梧桐是秋之精神,清爽二字尽之。"

《万山红遍》——1962年镜框、设色纸本,69×45cm

以朱砂绘万山红遍诗意图,此幅为开篇之作,作于1962年。以后两年又有创作,目前已知的"朱砂山水"作品仅有五件,分藏在私人及美术机构。从艺术上讲这类特别山水创作是李可染从"写境"跃向"造境"的创新,浑然灿烂,极为感人。

题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清漓胜境图》——1977年、152×128cm

江山明澄似镜,两岩景物和江山舟楫皆入影成双。参差错落的房舍,茂郁林丛,还有奇形怪状、千变万化的山峰,好像故意排列在江水两岸,任人观赏。画家用宏大布局,把漓江最令人倾倒的景物一揽子铺展于画面上。在笔墨方面,画家避虚就实,刻划具体,提高远景的能见度,以强调此地空气的清澄。线条凝重沉着,墨色充足饱满,使秀美的漓江稳重而不飘,十分耐看。

《孺子牛图》(1983年 纸本水墨设色镜片 钤印:师牛堂,寄情,白发学童,彭城李氏,可染印信 68×111cm)

“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

《松下观瀑图》(1943年 纸本水墨设色镜片 钤印:李,可染,学不辍 79.9×47cm)

《洗桐图》(1944年 纸本水墨设色镜片 钤印:三企,可染,一尘不染 65.5×37.2cm)

《棕下老人》(1945年94.4×43.5cm)

《午困图》(1948年 纸本水墨设色镜片 钤印:可染,莫名其妙,有君堂 71.3×34.3cm)

《人在梅花中》(1961年镜心、设色纸本,70×45cm)

《鲁迅故乡绍兴城》(1962年 纸本水墨设色镜片 钤印:李可染 62.3×44.6cm)

《万山红遍》(二)(1964年136×84cm)

《昆仑山色》(1965年 纸本水墨设色立轴 钤印:可染,寄情,河山如画 67×45cm)

《阳朔》(1972年 纸本水墨设色镜片 钤印:可染 69×95cm)

《山顶梯田》(1974年 纸本水墨设色镜片 钤印:可染,李 51.3×38.7cm)

《井冈山》(1976年 纸本水墨设色镜片 钤印:李,可染 129×81cm)

《雨中漓江》(1977年 纸本水墨设色镜片 钤印:李,可染,河山如画 71.2×48.7cm)

《清漓帆影图》(1979年立轴、设色纸本,60×96cm)

《牧童短笛图》(1980年立轴、设色彩本,69×45cm)

《泼墨山水》(1981年 纸本水墨设色镜片 钤印:可染,日新,李 68.7×45.9cm)

《牧童归去夕阳红》(1984年 纸本水墨设色镜片 钤印:李,可染,孺子牛,李下不正冠,陈言务去 69×58.5cm)

《烟江夕照》(1987年68.5×103cm)

《百重泉》(1987年109.6×60.2cm)

《密林烟树》(1988年 纸本水墨设色镜片 钤印:李,可染,陈言务去 76.5×50cm)

《草原放牧》(1988年77.5×102.5cm)

《雨势骤然晴》(1988年 纸本水墨设色立轴 钤印:白发学童,李,可染,师牛堂 82.7×52.2cm)等。

李可染先生艺术随笔

生活与艺术相比,生活是基础,任何事情要想干好都要先打基础,为什么一些人的山水画形成公式化。主要是脱离生活,脱离真实,没有感受。凭自己想当然去画,画来画去必然形成一种固定的公式。

一幅画怎样才算好,我告诉你一个“五字诀”,很容易记:“气”“寒(含)”“北(笔)”“风(丰)”“大”。

“气”指气韵,一幅画的气韵最为重要,是统帅,是灵魂,“六法”中第一条、最重要,就是讲气韵生动。

“含”指含蓄,画面含蓄至关重要,好画给人以深思,回味无穷,象撞钟一样要有余音,要给观众留有想象的余地。好文章不能剑拔弩张,好画也是如此,要有深度,不是简单的表象,而是含蓄无尽的感觉。

“笔”指笔墨,是创作的手段、方法,任何好的作品,好的构思,好的意境都需要用好的笔墨手段表现出来,这是基本功的一部份。

“丰”指丰富,一些人画画草率行事,这样不好。画家要对观众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要给人以精神享受、给人以教育、发人深思,使人久观而忘返,这就必须画面丰富、“耐看”。黄宾虹的“积墨法”就有这种感觉。丰富不一定就非是繁笔,简笔画也能达到丰富的效果,只是更不容易。艺术要追求丰富,片面强调洗练到了简单、草率的程度是不行的。初学更是如此,千笔万笔不嫌繁嘛。

“大”指“大气”,有人画画给人以“大气”之感。有人画画给人感觉拘谨“小气”。这是由画家的修养、性格等因素所定。能做到“大气”不容易。范宽那样的作品历史上少有,大气,是中国画的好传统。这五个字很容易记,但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五字诀”,要有生活基础,要有多方面的修养,长时间苦学苦练,才有可能做到。

最后一课的特殊含义: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