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领属性定语是什么意思

领属性定语是什么意思

领属性定语 是什么意思

领属性定语

领属范畴的含义:客观世界中存在着物与物之间领有或隶属的关系.例如 ,“眼睛”可以被人具有,也可以被猪、马等动物具有.“书”可以被某人所拥有 ,也可以被某图书馆、资料室所拥有.也就是说 ,具有或拥有“眼睛”、“书”的人、动物、图书馆、资料室处于领有地位,而“眼睛”、“书”处于隶属地位 ,处于被领有地位的物分别隶属于领有者 (即领有地位的物 ).这种客观的领属关系可以为人们所认知 ,反映到语言中 ,就形成了表领属范畴的语法结构.

注意“领有”和“隶属”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谁的什么,苹果的表皮,电脑的屏幕,等等.

病例1 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句中表领属性的定语“新出土”应放在表时间短语“2900年前”的前面)。

正确句式: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表指称或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

领属性的词是怎样的

[www.cnzl ]

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大致是领属、数量、特点、性质、性别。 其中“领属”是什么意思。

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 规则:①表领属性的定语要放在最前面。 ②数量词或具有指代意义的定语应排在第二位。 ③形容词应放在表性质的名词前面。 ④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定语前面。

领属指的是表领属性。

领属性定语、时间定语、处所定语三者顺序怎样?

有一个以上的词语修饰名词时,它们的次序往往比较固定。限定词一般皆置于第一位,其它修饰语则常根据其与名词的亲疏关系依次排列。如:

a weak small spare old man 一个瘦弱的小老头儿(不定冠词+描绘形容词+特征形容词[大小→形状→年龄]+名词)

the first beautiful little white Chinese stone bridge 那第一座美丽的中国小白石桥(定冠词+数词+描绘形容词+特征形容词[大小→颜色]+专有形容词+名词性定语+名词)

a few new major urban highways 几条新的主要城区公路(不定冠词+特征形容词[新旧→大小]+类属形容词+名词)

a pretty purple silk dress 一件漂亮的紫绸女衣(不定冠词+描绘形容词+表颜色的形容词+表材料的形容词+名词)

a very valuable bronze Egyptian cat 一只非常珍贵的埃及铜猫(不定冠词+描绘形容词+名词性定语+专有形容词+名词)

a tall intelligent young Chinese officer 一个聪慧的个子很高的年轻的中国军官(不定冠词+描绘形容词[短词→长词]+表特征的形容词[年龄]+动名词+名词)

从上述词语看来,修饰名词的次序大致为:限定词(包括冠词、物主、指示、不定代词等)→数词→描绘形容词(短词在前,长词在后)→表特征的形容词(包括大小、形状、新旧、年龄等,次序也大致如此,但不甚固定)→表颜色的形容词→表类属的形容词(包括专有形容词和表材料质地的形容词+名词性定语(包括动名词)+名词。但在语言实际中,例外情况为数不少。如上述名词性定语bronze置于专有形容词Egyptian之前。

有些形容词的次序可以颠倒而意义不变,如既可说a thin dark face,亦可说a dark thin face。有时则意义可能大不一样,如dirty British books意谓“弄脏了的英语书”,而British dirty books则很可能意谓“英国的黄色书籍”。

上述词语多用于笔语中,口语中很少有形容词堆砌的情况。

“领属性定语”是什么意思

领属性定语

领属范畴的含义:客观世界中存在着物与物之间领有或隶属的关系.例如 ,“眼睛”可以被人具有,也可以被猪、马等动物具有.“书”可以被某人所拥有 ,也可以被某图书馆、资料室所拥有.也就是说 ,具有或拥有“眼睛”、“书”的人、动物、图书馆、资料室处于领有地位,而“眼睛”、“书”处于隶属地位 ,处于被领有地位的物分别隶属于领有者 (即领有地位的物 ).这种客观的领属关系可以为人们所认知 ,反映到语言中 ,就形成了表领属范畴的语法结构.

注意“领有”和“隶属”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谁的什么,苹果的表皮,电脑的屏幕,等等.

病例1 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句中表领属性的定语“新出土”应放在表时间短语“2900年前”的前面)。

正确句式: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表指称或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

语文中,修改病句中什么叫领属性定语

领属范畴的含义:客观世界中存在着物与物之间领有或隶属的关系。例如 ,“眼睛”可以被人具有,也可以被猪、马等动物具有。“书”可以被某人所拥有 ,也可以被某图书馆、资料室所拥有。也就是说 ,具有或拥有“眼睛”、“书”的人、动物、图书馆、资料室处于领有地位,而“眼睛”、“书”处于隶属地位 ,处于被领有地位的物分别隶属于领有者 (即领有地位的物 )。这种客观的领属关系可以为人们所认知 ,反映到语言中 ,就形成了表领属范畴的语法结构。

注意“领有”和“隶属”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谁的什么,苹果的表皮,电脑的屏幕,等等。

另外更正一下楼上的回答,领属定语和时间、地点定语不是一回事。

18种虚词和6种病句类型

18种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 语序不当

(1) 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

①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改为:附近的许多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② 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改为:发挥着他们蕴藏着的无穷的力量)

③ 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改为:里面陈列着过去所使用的各式各样的东西)

下面是定语误放在状语位置上的例子:

①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修饰"事情",改为:想起今天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

② 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改为:在领导和群众中引起了广泛地讨论)

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

①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②工作者的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工作者的多数”应为“多数工作者”)

(2) 动词修饰语

多项状语的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

① 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

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看下面的例子:

①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应是先时间后处所,"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改为: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②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应是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改为:我们再也不是被列强任意欺侮的国家)

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对兰花"是表对象的介词结构,应放在位于中心词"进行"之前,改为:科学家急于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对兰花进行研究)

④在美国有15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这个介词结构修饰的对象应该是"平等",“与白人平等”这个偏正短语作“地位”的定语,它不能做全局谓语“享有”的状语,改为:在美国有15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享有与白人平等的地位)

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是状语,不应放在定语的位置,它应该修饰"交换",改为:大家就工资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改为:就陆续有人交卷)

(3) 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

①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因为前后句的主语不一致)

② 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因为前后句的主语是一致的,否则,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 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改为:我国生产的棉花)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即:中国人民的解放使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改为:都表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2)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改为:纪念即将到来的三八节,或是:纪念三八节)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要将“生活”去掉)

③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改为: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改正。在这一句子中,“缺点”其实是一个兼语)

(3)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①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这是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聪明”不能修饰“手”,应去掉“聪明”。)

②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打下”与“基础”搭配,但与“基础知识”不搭配,“坚实”可修饰“基础”,但不能修饰“知识”。改为: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或是改为:中学时代掌握的知识)

③帝国主义统治者口口声声欺骗本国劳动人民。(这是状语与中心语不搭配的例子。应把“口口声声”去掉,或是改为“经常”。)

④对不起,这次我们对你照顾得太不周全了。(这是补语与中心语不搭配的例子。“周全”应改为“周到”)

(4)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是“干部们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能否做好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们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

③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改为: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冷暖)

(5) 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该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的是"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这样的意思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论,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这同原意不相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3 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应该是“他”,可是被“由于”这个介词淹没了,改为"由于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却是"黑板报",不是"我们",所以,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

例如: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可见对工人阶级关心负责的态度缺乏到何等程度”)

②最近又发起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 "建立与加强"与“技术管理制度”构成动宾短语,做“一系列的工作”的定语,因此这个句子缺少谓语,应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改为:最近又发起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4) 缺宾语

例如:①虽然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时间",是个固定的动宾短语,在口语中有时省略“时间”一词,在这里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是动词,要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改为: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的道路。)

成份赘余

(1)堆砌

例如: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改为: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方面的需要。或改为: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的环境)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负责掌握”赘余,"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如: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这里连用三个“工作”,重复,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改为:其实这是多虑)

(3)可有可无

例如: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这里是说“走了十几里路”,“距离”与“走”也不搭配,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4) 应删去"的"字

例如: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物价的下跌”加了"的"字,句子变成了短语,“物价”一词从主语变成了定语,意思也变了,成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气候"和"潮湿"中间不必加"的"。)

4 结构混乱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造成了混乱。

例如: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改为: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的人们。或是:改为:多年来在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改为:“在这慷慨悲歌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或是"这慷慨悲歌的壮举其实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2)藕断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接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这句是把"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和"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接在一块儿,选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①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这句中,“写《闲话皇帝》的”和“认为冒犯了日本天皇的”不是一个人,应该改为"因为杜重远写了《闲话天皇》这篇文章,就认为他是冒犯了日本皇帝"。原句会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不清。

例如: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应该改为“反而被游击队包围,无数匪军被歼灭了”。)

②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改为:对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5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如:①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②最近,为边远山区林业王站长诊治的医生惊奇地发现,他患了多年的心脏病竟奇迹般的好了。(“他”指代不明,指王站长还是医生,容易引起误会)

(2)歧义句

例如: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这是因为“几个”这个词的语序不对。数量性的词语应该在领属性的词语后边,改为:他请营的几个干部参加座谈会)

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事实上是有的总重增加了5公斤,应把"逐日"改为"都有,即:"我们的体重都有增加)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就勘测完毕了;如果全渠不只是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④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这本书是一种介绍菲律宾的权威著作的书",也可以解释为"这本书的内容是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的"。这属于语义不明。)

⑤县里的通知说,让找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道。(这个歧义句是结构性的,若将句子断为“本月15日前,去报到”,那报道的日期是在15日以前;若断为“本月15日,前去报到”,那么,报道的日期是15日)

⑥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哪。(这也是一个结构性的歧义句。“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可以断为: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也可以断为: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一种情况是奶奶高兴,一种情况是我俩高兴。)

⑦最有名的结构性的歧义句的例子是古代的那份教书合同,财主断句为:无肉鱼也可,无鸡鸭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一文工钱不要。教师断句为:无肉,鱼也可;无鸡,鸭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一文工钱不要。

⑧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两种断法: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6 不合逻辑

在中国古代名家一派中有个叫公孙龙的,写了本书叫《公孙龙子》,其中有篇文章叫《白马非马》,他的著名的论断就是: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从语法结构上说,没什么毛病,但从逻辑上讲就不正确了。

下面是一些逻辑上的有问题的类型。

(1)自相矛盾

例如: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2)范围不清

例如: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种人才。(各种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这是把种属概念并列了,应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如: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再说,难道去一趟南方就得改变思想吗?假如思想这样容易改变,那难以解释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在任何地方仍坚持自己观点的情况)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这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4)主客倒置

例如: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

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③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来体衰,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酷暑和严寒不可能在他每次借书事都同时来到,这样说显然不合逻辑)

④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去信心更可贵。(更可贵,是因为与可贵的事物相比,而这句的缺点是不可贵的,应改为:这比对生活失去信心要好。)

语文中,名词的修饰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

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 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病句修改

1、我记得我们演过莎士比亚的许多戏。(把“许多”和“莎士比亚的”交换顺序。)

1.语序不当

所谓语序不当,是指词语或句子的先后顺序错乱,从而造成文理不通的毛病。

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句子成分次序不当

②词序不当

③分句次序不当

④主客体颠倒

请看以下例句

例1 这是三本我买的精美的很有教育意义的中文小说。

解析:本句定语的顺序不当。正确语序应该是:这是我买的三本很有教育意义的、精美的中文小说。“我买的”,表领属性词语;“三本”,数量短语;“很有教育意义的”,动词短语;“精美的”形容词短语;“中文”,表性质的名词。

例2 他把红烧肉没有做好。

解析:本句状语的顺序不当。正确的语序是:他没有把红烧肉做好。“把”字结构做状语时,要放在否定词后面。

例3.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发展、运动、变化,语言也是这样。

解析:词序不当。“发展”“运动”“变化”,三个词语之间,首先应该是“运动”,由运动引起“变化”,有变化才能“发展”。因此,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

例4.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解析: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在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面。这句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才知道你由于正忙着……”这是1992年高考第4题的A项,是作为正确选项出来的。但由于试题编制者的疏忽,也造成了语病。

例5 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

解析:复句分句颠倒。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

例6 他从小在这长大,这里的山山水水,对他太熟悉了。

解析:主客体颠倒。应该把“对”提到“这里”前面。

2.搭配不当

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几个词在用作句中相关成分时,意义上不能互相搭配。

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形: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③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请看下面例句:

例1.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葬于谷内西北坡上。

解析:主谓搭配不当。“陵墓”不能“葬”,应改为“建”。

例2.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动宾搭配不当。“安排”会议内容、时间等还可以,“安排”“问题”就不妥当了。这是1995年高考第7题的A项。

例3.他打量着闯王带着谦逊微笑的英明面孔。

解析:定语中心词搭配不当。“英明”不能修饰“面孔”。

例4.在他旁边,横眉立目地站着两个持枪卫兵。

解析:状语中心词搭配不当。“横眉立目”不能修饰“站”。

例5. 在这次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刻苦用功。

解析:一面两面搭配不当。前面“能否”着眼于两个方面,后面却只从“刻苦用功”一方面说,显然就不合适了。

例6.畅销全国的金龙牌补脑液不愧为中成药验方。

解析:主语宾语搭配不当。“补脑液”不能是“验方”。

3.成分残缺或赘余。

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罗嗦。

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残缺:缺主、谓、宾语;缺必要的修饰成分,附加成分。

②赘余:主、谓、宾语多余;修饰成分,附加成分多余。

③请看下面例句:

例1.经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解析:主语残缺。这是1992年全国高考题第4题的D项,因为多用了一个介词“经过”,使得原句主语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2.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解析:宾语残缺,这是1997年高考第6题的A项。句中“推广”的宾语应该是“经验”,而不应是“喂猪”;在“喂猪”后面加上“的经验”句子就通了。

例3.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解析:谓语残缺。“建立与加强”的宾语是“制度”,而不可能是“工作”。这样,只有在“建立”前加上“完成”一词,句子才通顺。

例4.今天,市里不少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

解析:谓语重复。“莅临”就是“来”。

例5.经过广泛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新的奖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

解析:介词多余。“诸”在这里本来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上介词“于”,就重复了。

4.结构混乱

所谓结构混乱,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在一起说,造成语句不通顺。

常见的结构混乱的句子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句式杂糅

②前后脱节

请看以下例句:

例1.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成的。

解析:句式杂糅。实际上这句话是由两句话拼接成的,可改为“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也可改为“感冒退热冲剂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成的。”

例2.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解析:前后脱节。前面如改成“本着……的原则”或改为“以……为原则”,前后两个分句语脉就流畅了。

5.表意不明

所谓表意不明,指的是因为词义不准,词性误用,指代不清,语有歧义等影响了表意的明确。

表意不明常见有如下几种情形:

①代词指代不明

②数目不确切

③范围不确定

④歧义

请看以下例句:

例1.棺材后面跟着三个妇女——死者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女儿。

解析:指代不明。句中“她”究竟指谁?“死者”还是“母亲”?如果指代“死者”,“她的”就应该去掉才好。

例2.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我校师生将近四百多人。

解析:数目不确切。“将近”与“四百多人”矛盾。宜根据实际情况,删去“将近”或“多”。

例3.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解析:范围不确定。从字面上看,好像59岁以下和100岁以上的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应改为“六十岁以上的”。

例4.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解析:歧义。大家“气愤”的是什么?是护林员揭发问题这件事还是护林员揭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在“揭发”后面加上一个“的”字,歧义就消除了。

病句中定语的排列

多项定语的一般语序是:①领属性定语,时间、处所定语;②表指称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应当注意,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如:花园里(领属性的)那(指示代词)几朵(数量词)盛开的(动词)美丽的(形容词)红色(形容词)玫瑰花(名词)被人摘走了。

如果违反多项定语语序的一般规律,就会造成定语语充不当的错误。

病例1 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前新出土的文物。(句中表领属性的定语“新出土”应放在表时间短语“2900年前”的前面)。

病例2 大厅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不同时期的任长霞同志生前用的衣物、书籍与批阅过的文件,赌物思人,悲从中来,大家早已热泪盈眶。(“衣物、书籍与批阅过的文件”之前的多重定语语序失当。领属性定语“任长霞同志生前用的”,应放在最前面,接着是时间定语“不同时期的”,最后是“各式各样的”,否则“各式各样”、“不同时期”有修饰“任长霞”之嫌, 容易造成歧义。)

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一般语序是:①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短语;④表情感的词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即:为了什么(目的)→何时(表时间的名词)→何地(表处所的介宾短语)→范围(表范围程度的副词)→怎样(表情态的形容词)→同谁(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如:许多教师今天早上(时间)在会议室里(表处所)都(表范围)热情地(表情态)同他(表对象)交谈。

如果违反多项状语语序的一般规律,就会造成状语语序不当的错误。

病例3 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研究,后来在那里发现了镭。(2005年全国卷Ⅲ)(表处所的状语“在简陋的工作室里”和表时间的形容词“漫长”,应放在表情态的状语“艰辛”前面,改为“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艰辛研究”。)

病例4 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条件反射的实验,他总是把动物用绳子缚在实验室的架子上。(表对象的介宾短语“把动物”要放在其他介宾短语后,改为“用绳子把动物缚在实验室架子上。”)

领属性定语是什么意思: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