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汉语的歧义有几种类型,请举例说明

汉语的歧义有几种类型,请举例说明

歧义类型

歧义有主要由口语与书面的差别造成的,有主要由多义词造成的,还有语言组合造成的.组合的歧义中又有语法组合的歧义和语义组合的歧义.

(一)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  ①“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  ②“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二)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①“进口彩电”,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②“学生家长”,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三)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  ①“开刀的是她父亲”,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  ②“妇女理发店”,可能是由妇女开办的理发店,也可能是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理发店.  ③“诗人的风度”,所说的可能是诗人,也可能不是诗人.

(四)词类不同造成歧义  ①“我要炒肉丝”,“炒”可理解为动词或形容词.  ②“饭不热了”,“热”是动词,意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热”是形容词,意即饭凉了.  ③“他原来住在这里”,“原来”做名词,意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原来”做副词,意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个地方.  ④“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

(五)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  ①“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可理解为他想起了什么事,也可理解为他要起床.  ②“请吃菜”,“菜”既可指蔬菜,也可泛指菜肴.  ③“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向”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相同.

(六)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  ①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因为在“揭发”后随意省去一个“的”字,使文意中心可以前移,造成歧义.既可理解为大家对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一事气愤;也可理解为对护林员揭发这个问题的行为气愤.加上这个“的”字,中心限制在“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上,文意就明确了.  ②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此句在“车”后、“船”后丢掉“票”字造成歧义.可理解为车票、船票和饭票;也可理解为买车、买船和买饭票.

(七)口语中轻重音不同也可造成歧义  如:“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就”重读,则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

我想知道汉语歧义最多的句字?谁知道啊?

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以上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

要辨析歧义句首先得弄明白产生歧义句的原因。

产生歧义句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多义词造成的歧义,一种是句子结构的不同停顿组合造成的歧义。

很多教育专家认为,歧义句主要有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三种类型。

一、语音歧义 能够导致歧义的语音特征主要有重音、停顿、声调、语气和语调。

句子的轻重音、停顿点、语调等的不同均可以使句子意思有所变化,所以考生在运用汉语时,一定不要陷入误区。

例如:选出没有歧义的句子()。

A.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 B.我们计划请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来我校作报告 C.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 D.学生的成绩好坏并不能反映其素质的高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因停顿的不同而造成的歧义。

A项“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与“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停顿的不同,造成两种意思;B项“著名”是用来修饰“学者”还是“教育家”还是两者兼有,不明确;C项“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与“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可有两种理解。

只有D项是没有歧义的。

故选D。

二、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大多都是多义词或多义短语使用不当造成的,如果一个句子里有某个词是多义的,那么这个句子可能成为多义句。

例如:请选出有歧义的句子()。

A.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是一无所有的 B.去趟西安,他就买了三件礼品回来 C.成功是赢得了整场战争,而不是赢得每一场战争 D.他叔父原来在上海一所不错的中学里当数学教师剖析:“原来”有两层意思,既可以表示“以前”,也可表示“原来如此”,则D项句子既可理解为“他叔父以前在上海当教师”,又可理解为“突然知晓了他叔父在上海当教师”。

故选D。

三、语法歧义 语法歧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定语修饰指代不清。

同一个短语或同一句话,在语法结构上有不同的划分,指向不同的修饰成分就会产生歧义。

(2)主谓宾搭配歧义。

同一个语言形式,它内部的结构关系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机构关系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

(3)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如“他的笑话讲不完”中的“笑话”既可是关于“他”的,也可理解为是“他”讲的。

例如:选出没有歧义的句子()。

A.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B.我和小王已经商量好了,下了课去打球 C.最后出席会议的教授的弟子作了精彩的发言 D.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人 解析:A项相信的对象可能是“他的话”,也可能是“他的行为或其他”,“话”在这里做口头语;C项最后出席会议的到底是教授还是他的弟子,表意不明;D项相信的对象是我们,还是指个人的自信,不明确;B项其实表述也不清楚,“和”既可理解“与”,也可理解为“向”。

相较而言,B项正确。

故选B。

练习下列句子,分析它的歧义。

1、3乘4加22、六(1)班打败了六(2)班获得了冠军。

3、行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消除歧义的几种方法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消除歧义主要有4种方法:1、利用语境消除歧义。

给歧义句增设上下文,创设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

例如:“我去上课”可以改为“我去听老师上课”或“我去给学生上课”。

2、通过换用或添加适当的词语消除歧义。

如果造成歧义的原因是词语的多义性,将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换成意义单一的词语,歧义现象便消除了。

例如:“我要炒肉丝”可以改为“我要去炒肉丝”或“我要吃炒肉丝”。

3、通过调整词语之间的顺序消除歧义。

有时把句内有关词语的位置改动一下,歧义即可消除。

例如:“这个人谁也不认识”改为“谁也不认识这个人”或“这个人不认识谁”就行了。

4、通过增加或改变标点符号消除歧义。

例如:“这封信我读不好”可以改为“这封信,我读不好”,表示我能力有限,或者改为“这封信我读,不好”,表示不应该由我来读。

现代汉语中的句子分析法有哪些?具体怎么分析?

主要有(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二)层次分析法 (三)其他句子分析方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称“中心词分析法”,是传统语法学使用的句子分析方法。

①句子分析就是分析一个句子(单句)的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②词与句子成分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短语中只有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可以直接充当句子成分。

③主语和谓语是主要成分,宾语和补语是次要成分,定语和状语是附加成分。

把主谓短语看作句子,认为句子总是由主谓短语充当。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成分时,就叫做“小句”或“句子形式”;将非主谓句称作“无主句”。

④偏正短语要先找出其中的中心语,述宾短语或述补短语要先找出其中的谓语中心词。

在分析过程中: 首先将句子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找出全句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 再看谓语由哪种动词充当,以及后面跟着的宾语和补语; 在主语部分找出附加在主语前面的定语,在谓语部分找出附加在谓语前的状语。

例如分析“未来几十年里,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第一步:找出主要成分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生活的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第二步:找出次要成分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生活的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第三步:找出附加成分 [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生活)的地球能源[将]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

层次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

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二分,所以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

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

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

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

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

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本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

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

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的直接成分。

例如: 我们 进行 社会 调查 分析过程 |主||____谓_______| |_述 | 宾____ | |_定)中 | 更多例子 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将一个句法单位(联合短语等由多个直接成分组成的短语除外)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的句子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

例如: 他 去年 去 了 一趟 美国。

分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谓关系 |___||______________| 状中关系 |________| |__| 述宾关系 |_| |___| 述补关系 更多例子 切分过程中应注意: ①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错。

②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语素不需要切分。

③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遗漏,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切分的分析步骤。

层次分析法中常用的图解表示法是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①切分法 切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大到小,逐层切分。

例如: 申奥 成功 有助于 中国 的 改革 与 开放。

分析过程 |_ 主 __| |______ 谓 ________________| |主| |谓| |_述_ |______ 宾___________| |__ 定_)_ 中_______| | 联 + 合 | ②组合法 组合法是把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切分到单词,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组合起来。

例如: 他 弟弟 在 北京 念 大学 分析过程 |_定中_| |_介宾_| |_述宾_| | |____状中____| |_____主谓______| ③树形图 树形图是把有关的结构分析用竖线和斜线连接起来,从而显示出句法单位内部的结构关系。

例如: S / \ 主语 谓语 / \ / \ 偏 正 述 宾 | | | | 取暖 设备 出现 故障 分析过程 (三)其他句子分析方法 1、变换分析 2、语义特征分析 3、语义指向分析 变化分析是通过移位、添加、删除、替换等方法来考察两种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变换规则的分析方法。

变换分析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外部分析,考察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句法结构之间的联系。

例如: A、台上坐着主席团 B、台上演着梆子戏 C、山上架着炮 三个例句包含的词类相同(处所名词+动词+助词+名词),排列顺序相同,内部层次关系相同,但是A句表示静态意义(台上有主席团)、B句表示动态意义(梆子戏正在上演)、C句既可表示静态意义(山上有炮),也可表示动态意义(山上正在架炮)。

下面我们通过变换分析法分析三个句子。

A句可以变换为“主席团坐在台上”。

类似的例子如: 门口站着人—→人站在门口 床上躺着人—→人躺在床上 黑板上写着字—→字写在黑板上 墙上挂着画—→画挂在墙上 B句可以变换为“台上正在演梆子戏”。

类似的例子如: 外面下着大雨—→外面正在下大雨 操场上放着电影—→操场上正在放电影 教室里上着课—→教室里正在上课 隔壁打着电话—→隔壁正在打电话 C句既可以按照A句模式变换,也可以按照B句模式变换。

山上架着炮—→炮架在山上/山上正在架炮 类似的例子如:院墙外修着马路—→马路修在院墙外/院墙外正在修马路 通过变换分析,不...

汉语的歧义有几种类型,请举例说明: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